東南汽車公司現狀怎樣,2022年東南汽車現狀
三菱汽車與東南汽車分手,十五載合資分道揚鑣。東南汽車還能走多遠?
其實,三菱汽車退出并不意外,之前東南汽車由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日本三菱、臺灣裕隆中華汽車三家組成,分別持股50%、25%、25%。這種合資形式在國內合資車企極為少見,通常為中外兩家公司合資,一般是國企占大股,近期多為50:50合資。
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就是東南汽車的真實寫照。畸形三方持股關系,造成三菱作為技術輸出方,利益卻只占了25%權益,和裕隆利益相同,這種利益很難調和,內耗成為東南汽車的必然現象。
這種內耗在早期并不明顯,長期下去就會造成產品研發滯后,入股之初三菱向東南汽車導入戈藍、翼神等轎車車型,對東南汽車銷量有著莫大貢獻。自2009年開始,東南汽車進入高速發展期,2013年銷量已超過11萬輛,達到企業一個巔峰時期。
此時,蜜月期隱藏的矛盾顯現,已幾近不可調和。
從銷量上來看,2014年銷量同比腰斬,2022年東南汽車現狀,5萬多銷量不到上年一半。要知道,此時三菱已明確停止向東南汽車輸出新技術,研發人員也從東南汽車撤回日本。
同時2012年,三菱汽車再與廣汽集團合資,三菱SUV系列導入了廣汽三菱,可以說三菱此時已將未來押注在了廣汽三菱一方。廣汽三菱一直深耕SUV市場,歐藍德、勁炫、奕歌等車型陸續國產,2018年銷量就達到了14萬輛。
那么東南公司的市值肯定會比現在還要高,而且不會進入困境。但是公司從來沒有第2次選擇的機會,只有及時調轉方向,這樣自己才有可能突圍出來。由于現在的市場競爭壓力正在進一步加大,東南汽車如果不及時地作出調整,改變自己在市場。
轎車沒了技術支持,此時SUV市場紅利顯現,東南只好轉戰SUV,新車型 DX7投放市場,一度成月銷突破萬輛關口。嘗到甜頭之后,小型SUV—DX3等陸續上市。在SUV助力下,東南汽車2016年銷量突破11萬輛;2017年,東南汽車年銷量超過15萬輛。
至于東南汽車能不能繼續撐下去,很有可能還是能成為福建本地的小廠,繼續發展。比它更艱難的海馬和中華不是還在堅持嗎?然而,在這股技術發展的洪流中,沒有核心技術支撐的東南汽車未來仍可能注定死路一條,只有時間能見證這。
SUV成為東南汽車救命稻草,風頭甚至壓過了廣汽三菱。要知道,得到三菱產品導入,廣汽三菱此時銷量也不到15萬輛。
靠自主研發和自救,東南汽車暫時穩住了局面,但是自身短板并未補齊。設計上依賴賓尼法利納設計,動力來自三菱,東南并未意識到危機降臨。隨著SUV競爭加劇,其他廠商陸續進入市場,東南汽車開始走下坡路。
總體來說,東南汽車的品質平淡無奇,要想做到自主品牌流行水平也有很高路要走,期待東南汽車能像標示中的那頭鷹,眼光放遠些,也許獵食就在身邊。
五年時間,東南汽車再次曇花一現。此時,三菱終于也沒有了耐心,在東南陷入困境之時,抽身而出,開始“戰略收縮”。此時,廣汽三菱也是步履維艱。數據顯示,2020年,廣汽三菱全年銷量只有75,001輛,同比下滑43.62%,銷量幾近腰斬。
(4)東南汽車在自主品牌里算是比較不錯的,借助三菱技術生產的幾款自主汽車較為成熟,市場接受度頗高。
東南無法擺脫對于三菱發動機的依賴,為了滿足“國六”排放標準,東南DX9旗艦車型,已經不再使用三菱發動機,轉而采用寶馬1.8T發動機,還會懸掛東南全新LOGO。想用寶馬動力為新車DX9做背書,但是同樣使用該款發動機的中華V7等車型境遇并不理想,東南這樣的小算盤有點失算了。
東南汽車目前在售6款車型,包括一款新能源車型,都沒有明星車型。按照東南汽車2017年至2025年新能源戰略規劃,未來,東南汽車將加大在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等方面的研發投入。
三菱退出影響或許不大,但是東南汽車未來之路卻更難。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