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前束的調整與測量,前束內八字穩還是外八字穩
吃胎是行車中常見的問題,想必所有司機都遇到過,之前我們也說過各種解決方法,前束內八字穩還是外八字穩,但是吃胎依舊存在的還是很多,其實很多人忽略了一個最不起眼的東西——前束,今天就與大家來分享一下怎么調前束,特別是前四的車。
我們知道,如果車在行駛中有時候橫拉桿在什么地方撞了一下,彎了一點也會造成吃胎,校過來之后還是吃,前束這個話題太深,只有3~~5毫米,所以精密度比較高,多了或少了都不行。
用白粉筆在前輪胎面上最前面各做一點,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記錄為B)。推動汽車向前使兩點移到背后,再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記錄為A)。將A-B即為前輪前束。3前輪前束的調整 旋松橫拉桿兩端接頭的鎖緊螺母,用管子扳手。
準備工具
首先準備工具,卷尺一把。
松“緊箍咒”螺絲用的扳手兩把。
一厘米長小鋼釘一只,大頭針一枚。
鉗子一把,水管鉗一把,(沒水管鉗可用一根繩子代替)
操作步驟
第一步,在卷尺上面打個孔,但孔不能太大,夠穿過小鋼釘就行。
然后把兩邊輪胎轉到后方去,重復上述方法量二針之間距離。
得出結論,前后相差多少?
如果前面二針距離是2150毫米。
后面是2153~~2155毫米。
則此車前束準確,不用調。
如果前面二針距離是2150毫米。
后面是2148毫米,則需調整。
調整方法
如果是單車或8x2拖頭。
這樣調整之后再把球頭“緊箍咒”螺絲擰緊即可以。
如果是前4后4,前4后8或6x2拖頭。
松下千斤頂,照上述方法頂起第二排輪胎。
調整步驟也照上述順序一樣。
既然兩排輪胎前束都調好了。
汽車前束值過小會導致方向不能自動回正,高速行駛時容易發飄;汽車前束值過大會導致輪胎外側被過度偏磨,而且方向盤在轉向時會比較沉重。所以,當前束值不合適時需進行調整與測量。測量汽車前束一般需要采用專用的前輪定位儀,。
下一步,調整直拉桿。
吃胎現象大部分都是直拉桿過長或過短。
造成第一排輪胎與第二排輪胎前行方向不一致。
還有就是前鋼板中心螺絲有沒有移位。
如果移了位,那得去修理廠了。
鋼板如果錯了一點位。
汽車前輪前束的檢查與調整:1、先把輪胎都打氣到合適汽車的氣壓,四個輪胎都要大體一致,使汽車達到平穩放置狀態;2、打好氣壓后,用長尺測量汽車的車輪中間中心距離,然后再測量出后端車前輪兩端距離,兩者差就是前束值,前。
自己可以動用大錘敲,把鋼板敲正。
先找一條線,拴在輪胎螺絲最靠前一個螺絲上
量一下拴著線的兩顆螺絲高度。
如果不一樣可以在稍矮的那個螺絲上塞進去一小木片。
先打方向,使前輪前后兩螺絲在一條線上。
(后輪暫時不管)
檢查前束值一般在專用前輪定位儀上進行。前束測量方法首先是汽車輪轂軸承間隙調整好,輪胎充氣壓力符合規定.將汽車停放在水平路面上并處于直線行駛位置。在左右輪胎正前方胎面中間相對于轉向節軸頸中心高度處做一記號,并測出B值。
再看看后輪,拴線的那螺絲與靠前那螺絲高矮度。
用卷尺量,如高度不一樣,再調整直拉桿。
觀察一邊的兩輪胎是否在一條直線上。
調整后,四個輪胎螺絲在一條直線上,各螺絲高矮度相同。
以上方法卡友們學會了嗎?如有更好的方法,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本文圖片來源:卡車維修第一站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