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公司未來發展分析,比亞迪的現狀和未來發展
比亞迪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車企改變過去的議價策略,給予零部件相對應的價值地位。”在9月6日舉行的第四屆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高層論壇上,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廉玉波針對“車企如何深入構建核心供應鏈生態和體系,實現協同發展”做了主旨發言。
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 廉玉波
比亞迪持續推進產業鏈布局,盡可能的促使半導體分拆上市,先后入股華大北斗(高精度導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極材料)等產業鏈核心公司。能理解為,比亞迪憑借產業鏈進行絕妙布局,有助于明顯增強對核心技術、供應鏈。
就比如動力電池產業,我國的動力電池上下游都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但是由于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給整個產業鏈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如何將產業鏈的優勢轉化成價值鏈的實現,是今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比亞迪有望憑借著其戰略、技術、成本等方面的先發優勢,進一步提升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的市場份額。——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基于以上新的產業態勢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比亞迪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垂直整合為手段,,器哦啊嗎布局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為汽車產業提供了技術研發和生產保障。同時,圍繞著產業鏈建立了11大主要研發機構,覆蓋基礎材料的研究,電子、電池、汽車、新能源、軌道交通、半導體等各個領域,通過不同領域各層級的深入研究,為深入挖掘創新點,提高創新設計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電池領域,比亞迪建立了從原材料到電池產出整個過程的全自動、高精度、智能化的生產線,同時構建了從礦產開發、原材料研發到電池包的開發制造,再到電池回收利用的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在芯片領域,比亞迪以車規級半導體為核心,產品包括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等產品,基本覆蓋新能源汽車核心應用領域,具備了自主設計、生產芯片的能力。
除此之外,比亞迪還建立了從材料、部件、系統到整車的全產業鏈研發制造實體,產品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三個領域,具備了系統集成創新的能力,也因此能夠在上下游出現資源風險時,第一時間反饋至下游,公司內的生產單位在公司的統一協調下,積極應對供應鏈的危機。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進步,技術創新的方向已向系統創新、理論創新深入,企業既要具備整車集成能力,也要具備零部件系統集成創新能力。以八合一電動車的動力總成為例,沿著能量傳遞的途徑,比亞迪研發了高性能的發卡式扁線電機,高性能電機控制器,高速低損耗的減速箱,在零部件層級實現效率的最優設計。基于整車控制的融合創新,比亞迪將傳統分散的電子電氣架構整合為功能融合的智能域控制架構。將算力分散的單一的CPU融合為高算力的CPU,為電動汽車的智能化打造安全可靠的硬件平臺。系統的深度融合降低了能量傳遞的損耗,提升了系統交互效率,減少了零部件數量,降低了系統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比亞迪的產業鏈布局不斷升溫,積極推動半導體分拆上市,先后入股華大北斗(高精度導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極材料)等產業鏈核心公司。可以認為,比亞迪依靠產品鏈進行精妙布局,對提高核心技術、供應鏈風險的把控能力。
硬件的融合也帶來了軟件的變革,比亞迪自主研發了面向服務的車控操作系統和域控架構,實現了應用軟件和整車硬件的完全解耦。
基于對市場的需求和對產業鏈發展的認知,比亞迪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雙模汽車定位存量替代,純電動汽車定位成增量替代,2021年推出的第四代以電為主的DM-i技術和全新e平臺3.0在各個性能維度全面超越燃油車,市場表現很優異。今年3月,比亞迪正式停產燃油汽車,繼續加入自身的轉型升級。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