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汽車是哪里生產的,貴航云雀汽車
說起云雀汽車,知道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的人卻比較少。而且,有好多人還誤以為云雀汽車跟青年蓮花尚有理不清的關系,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云雀汽車跟青年蓮花就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了。今天,斗子侃車為大家全面梳理一下云雀汽車的前世今生,貴航云雀汽車,讓大家對云雀汽車有個徹底的了解。,
初期發展,尋求合作
1984年,中國貴航集團開始“軍轉民”,1985年制造柴油機農用運輸車,1988年,轎車項目被提上議題,當時企業內部在上不上轎車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最后的結果是“上馬派”占據了上風,云雀汽車項目得以順利開展。恰逢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制定了“三大(一汽、二汽和上汽)、三小(天汽、北汽和廣州標致)、兩微(貴州云雀和長安奧拓)”的轎車產業格局,規定除此之外的企業產品不得上目錄,這個特殊時代的特殊政策為小小云雀的誕生建造了安居的暖巢。
1993年,貴州云雀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出產國產化云雀,可當時的貴航甚至連生產微小零部件的能力都不具備,過快國產化的結果只有一個:國產的云雀達不到技術要求,有的甚至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直接影響了該車皮實、穩定的良好口碑。小批量生產的飛機制造經驗導致主要領導們對汽車制造認識不足,設備投入沒有下大功夫,在市場好的時候沒有形成規模。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富士重工的日本主要競爭對手鈴木公司將ALTO(奧拓)車引進中國,交由長安汽車進行生產。可以說,富士重工當時對REX這款車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作為同類產品,在日本市場上REX和奧拓的銷售比例為10:2。然而最終結果卻出乎富士重工的意料,8年來,在貴州云雀的經營下,云雀與奧拓歷年銷售的平均比例居然是1:30。
合資失敗,發展停滯
從1992年到1998年,沒有合資前的云雀公司凈虧損在7億元人民幣以上。
走合資的道路,成了當時云雀唯一的選擇,而合資的最理想伙伴,就是一直對貴航提供技術支持的富士重工。
車型缺失,方向迷茫
跟富士重工合資失敗后,云雀汽車進入缺車型的尷尬境地。
云雀車質量可靠的。云雀公司是貴航集團下屬的一家汽車企業,“云雀”汽車于1992年投產,生產基地位于貴州安順市,其原型車為日本富士重工REXKF-1微型車。這車還是有些亮點的,車身剛性高,鈑金不錯,并且是四輪獨立懸掛(想想。
2002年初,貴航集團宣布將云雀正式以項目承包經營方式授權給貴州新世紀汽車投資公司經營,2003年1月29日,雙方正式簽署了《云雀轎車項目授權經營協議》。貴州新世紀汽車投資公司是一家以經營計算機為主的民營公司,立志要將云雀打造成以微型車為主,另有其他中高檔車型的西部轎車基地,他們采取了將云雀各類車型平均降價7000元等多項措施,以期挽回市場,但事實上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1989年貴州云雀引進日本富士重工轎車生產技術,并合作開發“貴航”牌微型轎車,隨后“貴航”改名為“云雀”,1992年,富士重工的REX被引進到貴航云雀。同年,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制定了了“三大(一汽、二汽和上汽)、三小(天汽、北汽和廣州標致。
迎來新機,再次啟航
2015年,安順市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和貴州安遠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對貴航青年蓮花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雀汽車)完成重組,貴州安遠新能源汽車 有限公司占股56%,安順市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占股44 %,云雀汽車跟浙江青年蓮花汽車有限公司及龐青年本人徹底撇清關系,再無瓜葛。
云雀汽車的總經理由安遠新能源方代表柏永華兼任,柏永華的汽車職業生涯始于長城汽車,具有16年的長城汽車營銷、售后系統高管經歷,之后到了遼寧的曙光集團乘用車事業部擔任營銷公司總經理,經認真研究后推出大柴神皮卡、旗勝SUV,精準定位,一舉將黃海汽車帶入皮卡領域第一陣營,確定了黃海汽車在國產車領域的市場地位。之后他加盟華泰汽車,任營銷公司總經理,對圣達菲、特拉卡兩款產品進行整合,又創造了華泰汽車歷史上銷量、利潤“雙贏”的高峰,也成為了汽車界的傳奇人物,曾一度被業界認為是中國汽車界的“李云龍”,勇于亮劍、所向披靡。
如今,云雀汽車在柏永華的帶領下,正以嶄新的姿態和昂揚的斗志再次起航,新的LOGO剛剛啟用,另據可靠消息,預計下半年,云雀汽車將全面進入國六時代。屆時,還將發布一款全新SUV“全界Q5”,無論是在外觀設計、配置、動力、內飾等各方面都會帶來驚喜,并同步對“全界Q1”進行多項升級和改進,使得產品布局得以延伸,從而增加企業競爭力,讓“中國汽車工業幼子”浴火重生!
貴州云雀車質量總的說來不錯,油耗超低,百公里4個左右,如果駕駛技術好的話不到4個,只是最高時速低點,100邁把,機器不錯,是日本富士的,4缸,早出的有2缸的,只是現在配件難配,保養困難。云雀WOW:直列四缸電噴SO。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