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有哪些品牌,日產汽車全部車型圖片
1月5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官方發布消息稱,東風英菲尼迪將作為獨立事業總部,納入東風日產的管理體系。自此,英菲尼迪成為繼日產、啟辰后,東風日產擁有的第三個品牌。同時,意味著東風英菲尼迪不再是一家獨立的合資車企。
事實上,早在2020年就有傳聞稱,東風英菲尼迪總部將“南遷”,并入東風日產,日產汽車全部車型圖片,盡管當時東風英菲尼迪堅定否認,但從其處境看,已經難逃并入東風日產的宿命。
01.拼命折騰都被拽回了原點
作為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汽車豪華品牌,英菲尼迪也并非沒有出現高光時刻。
2006年,英菲尼迪以進口形式進入中國市場。憑借著運動的外觀、豪華的內飾設計以及VQ系列發動機,當時也引起了較高關注度。
當時,中國汽車市場正處于爆發式增長階段,再加上國產的豪華品牌寥寥無幾。英菲尼迪國產后,第一年銷量就增長至3萬輛。2015年,增速持續擴大到了33%,在豪華汽車品牌里排第二。
如果按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東風英菲尼迪又會是另一個故事了。當時的東風英菲尼迪有點飄,設定了在2018年銷量達到10萬輛的目標。
可接下來東風英菲尼迪發生的一系列操作,導致了它“還沒起步就跌倒”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可以發現,英菲尼迪國產的七年時間里,僅推出過三款全新車型,在三個月前的廣州車展上發布QX60前,僅推出過兩款。換句話說,2021年廣州車展前的六年里,東風英菲尼迪僅依靠Q50L和QX50兩款車型苦苦支撐。
和同為二線豪華品牌的長安林肯,僅國產兩年就推出了包含新能源車型在內的五款車型相比,簡直是一個家徒四壁,一個五谷豐登。
日產汽車有本田、豐田、雷克薩斯、鈴木、馬自達、謳歌、日產、三菱、斯巴魯、英國菲尼迪等。請耐心如下。1.本田:東風:杰德、思域、戈銳、景瑞、翔宇、INSPIRE、本田XR-V、本田CR-V、本田UR-V、Alex、思鉑睿。廣汽本田:飛度。
即便是國產車型,產品更新換代也跟不上,Q50L的外觀內飾幾乎沒有改動,至今已經七八年了。在這個快節奏求新的時代,英菲尼迪像極了一個停滯不前的老者。
在這種狀況下,東風英菲尼迪的高管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銷售負責人換了一任又一任,但所有人都知道,危局的出現根本就不是人的問題。
負責東風英菲尼迪銷售的中方團隊,只得采用降價促銷,優惠幅度達到5-10萬,但問題是,幾乎所有的二線豪華品牌都在采用這種策略,東風英菲尼迪又一次“死”在了產品太少上。
不管想多少辦法,采用什么樣的營銷策略,最后都被拽回了原點——產品力問題。
02.重生的起點
好在在東風有限的旗下,還有一個東風日產。
日本汽車品牌: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雷克薩斯。1、豐田 豐田汽車,公司成立于1938年,是日本汽車廠商之一,豐田公司早期以制造紡織機械為主,創始人豐田喜一郎1933年在紡織機械制作所設立汽車部,從而開始了豐田汽車公司制造。
盡管由于戈恩時代終結后日產的動蕩,讓東風日產多少也面臨和東風英菲尼迪類似的隱疾,但由于東風日產強大的體系能力和營銷能力,讓其一直站在合資車企的頭部陣營里。
1、豐田 豐田采用日本當地本土化名稱,單看名字就知道是日本的品牌。豐田是一家總部設在日本愛知縣豐田市和東京都文京區的汽車工業制造公司,前身為日本大井公司,隸屬于日本三井產業財閥。2、本田 本田也一樣,從名字上就能。
2021年,東風日產銷售113.5萬輛,其中日產品牌累計終端銷量 104 .7萬輛,連續第7年銷量超過百萬。其中1-11月主流合資非豪華市占率達 12.1%,市場始終保持穩定,市占率有所提升。
即便在芯片短缺狀況下,東風日產仍展示出強大的體系能力和戰斗力,缺芯對東風日產市場銷量形成了15%以內的影響,遠低于行業超過 30%的水平。
東風英菲尼迪在產品短缺的狀況下,面臨體系能力弱、沒有規模化成本優勢、營銷資源欠缺等等一系列問題。
日產車有本田、豐田、雷克薩斯、鈴木、馬自達等。1、本田。東風本田:翡翠、思域、戈銳、景瑞、翔宇、INSPIRE、本田XR-V、本田CR-V、本田UR-V、艾力紳、思必瑞。廣汽本田:飛度、封帆、凌派、雅閣、賓至、官道、奧德賽。2。
而東風日產恰恰能幫助東風英菲尼迪最大限度地解決這些問題。年銷幾千輛的東風英菲尼迪,并入東風日產后,就進入了年銷百萬輛的體系內。
這就好比進入了集團軍作戰體系,優劣勢可以形成互補,資金、團隊和銷售體系等等,都可以進行全盤規劃。
同時,東風英菲尼迪和東風日產同屬于東風有限旗下,甚至東風英菲尼迪的很多高管,都出自東風日產,雙方在融合層面,可以說沒有任何障礙。
對于東風日產,英菲尼迪品牌納入后,將形成豪華品牌、大眾化品牌和自主品牌立體式作戰。在國內的合資公司中,一汽-大眾、上汽通用等都構建了類似的體系。
汽車產業正處于歷史性變革期,舊勢力在消退,新勢力在上涌。在傳統車企內部,也呈現出新舊勢力的交替。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都不再是一個抽象的詞匯,而是發生在每一項競爭中。
東風日產從十年前拆分品牌,到現在合并品牌,可以說都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大動作。而且,每次東風日產都能敏銳地嗅到時代的氣息,提前做出應變。
在“四化”浪潮中,傳統車企巨頭并沒有先發優勢,只有聚集各個品牌的力量打“殲滅戰”,才可能在史無前例的激烈競爭中,獲得生存的權利。而這一切,必須要大動手術刀,從內部組織架構的巨變開始。
東風日產的變局,合并品牌的2021年,只是一個開始。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