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客汽車大全,輕客能不能當私家車用
【商用車新網原創】
2021年,在客車細分市場里,輕客(含歐系和日系)依然是一枝獨秀的存在。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12月,客車市場表現好于貨車及商用車市場整體,產銷分別完成5.0萬輛和5.4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3.1%和34.4%,輕客能不能當私家車用,同比分別下降19.6%和13.6%,市場表現明顯好于上月。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12月,客車市場表現好于貨車及商用車市場整體,產銷分別完成5.0萬輛和5.4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3.1%和34.4%,同比分別下降19.6%和13.6%,市場表現明顯好于上月。
3、福特全順 福特全順于1997年創立,由美國福特與江鈴汽車聯合開發將全順引入中國的歐洲經典車型。福特全順是福特第一部為整個歐洲設計和開發的產品。自上市以來,全順銷量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遞增,是國內中高檔輕客市場的汽車。
從全年來看,大型客車銷量完成4.8萬輛,同比下降15.4%;中型客車銷量完成4.6萬輛,同比下降3.1%;輕型客車銷量完成41.1萬輛,同比增長19.4%。在客車市場三個主要細分市場中,輕型客車是惟一正增長的細分市場,同時也是整個客車市場的中流砥柱。
可以說,2021年的客車市場,輕客憑借一己之力拉動了整體客車產銷的增長。如果把范圍進一步擴大到輕型商用車這個領域,輕客也是唯一的增長品類,相較于輕卡下降4%、微卡下降15%,輕客保持增長實屬不易。
12月銷量四升六降
那肯定是走高端化路線的上汽大通MAXUS V90,上汽大通MAXUS V90算是打破了我們對傳統輕客汽車的觀念和固有印象,它走出了屬于自己的高端化路線,接下來就來看看具體的上汽大通MAXUS V90有哪些優勢。外觀上,上汽大通MAXUS V
保持增長的有長安、廈門金旅、東風及廈門金龍,其中漲幅最大的是長安,達44.7%,廈門金旅和廈門金龍表現亮眼,兩者都是做日系輕客,在12月分列第五位和第八位,這也是12月輕客市場最大的變數,廈門金旅以2700多輛首次超過南京依維柯升至第五位,這是其在2021年最好的成績,廈門金龍則位列第八,12月銷車近1600輛。
變化的還有宇通,宇通客車在12月重新回歸前十,并以近900輛的銷量升至第九位。
其余企業變化不大,長安位居第三,福田第四,與11月一致;第六至第十分別是南京依維柯、東風汽車、廈門金龍、宇通客車和南京金龍。遺憾的是,江淮跌出前十,也再無金杯的身影。
市場份額六降四升
從2021年全年輕客累計銷量來看,2021年是輕客銷量大年,也是近三年銷量最高的年份(2019年33萬輛、2020年34萬輛),因此前十名企業呈現全線增長也就不奇怪了。
江鈴以近10萬輛的銷量依然位居第一,市場份額達到24%,增速為9.5%。單一企業年銷輕客10萬輛著實搶眼,江鈴輕客也順利達成沖擊10萬輛的目標,保持住了輕客第一的地位。
長安、福田、南京依維柯、東風汽車、廈門金旅等,也都保持著不錯的增長速度,增幅普遍在10%以上。其中漲幅最高的為長安,達到44.3%,東風和金旅也實現了25%的年增長。
說到輕客汽車什么牌子好,那作為中國汽車定制專家的上汽大通MAXUS自然名列榜首。作為輕客市場的領頭羊,上汽大通MAXUS旗下的輕客車型都有著清晰的定位。比如V90系列就有著不同的版本,可以滿足客運、商用等不同用車需求。其中。
其中,排名前五的企業為,江鈴10萬輛,上汽大通8萬輛,長安汽車5.6萬輛,福田4.3萬輛,南京依維柯3.3萬輛,江鈴和上汽大通以較大的銷量差距把其他企業甩在了身后。以長安、福田、南京依維柯為代表的企業,穩定在第二梯隊。之后是東風、廈門金龍、廈門金旅、金杯和江淮,銷量均在萬輛以上,分列第六到第十名。由此可見,在2021年要想進入輕客銷量top10排名榜,年銷萬輛是門檻。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輕客市場的增長和潛力。
輕客汽車大通V80自動精英版還是不錯的。要選擇寬體輕客,那么你當然是要看中它的“內存”了,最要緊是“內存”要大,“內存”要大,“內存”要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還是以上汽大通V80自動精英版為例,上汽大通V80自動精。
盡管排名沒有變化,但是競爭依然十分激烈。具體到市場份額,前10月市場份額呈現四升六降的狀態,上汽大通、長安、東風、金旅增長,其余企業均下降。
藍牌新規利好輕客
所以可以看到,歐系輕客受益最大,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部分日系輕客企業也受益于此,實現了銷量和份額的增長。無論是上汽大通、東風汽車還是長安汽車、廈門金旅,增速遙遙領先均基于此。
還有一個對輕客發展最大的利好,那就是藍牌新規。受益于國家對藍牌輕卡“大噸小標”的治理,一些用戶轉為購買寬體輕客,來承接原先的貨物運輸需求,這帶動了輕客銷量的增長。輕客市場成為整個客車市場最靚麗的風景線。
尤其2022年藍牌新規的落地,輕卡用戶的分流將利好輕客,盡管有國六實施、疫情影響、運價低迷等不利因素,但是“雙碳”目標、公路客運大轉小、城配物流保持較快發展,以及用戶消費加速升級的要求,使得輕客市場未來仍然向好。對此,商用汽車新聞傳媒將持續關注,為讀者帶來2022年最新的輕客市場分析報道。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