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汽車,中國首款核能電池汽車
在之前一篇聊電動機的文章評論中,中國首款核能電池汽車,不少小伙伴都提到了“核動力”的問題。認為現在的新能源電動車都弱爆了,未來一定是核能的天下。
其實不用等到未來,核動力汽車早在60多年前的上個世紀50年代就出現了。但最終因為成本、安全性等種種原因未能實現商業化。
1958年,當時汽車業巨頭福特的工程師們,在美國密歇根州迪爾伯恩制作了一個汽車模型,這個被命名為Nucleon的模型采用塑料材質,按照與真實車輛3:8的比例打造,長度1.9米,寬0.74米,高0.4米,重量52kg。通過這款車的名字也能知道它和核燃料有關,Nucleon的中文意思就是核子。
一次分裂鈾的全工況可讓車輛行駛約8000km,然后直接扔掉換新的。但因為輻射防護的問題,Nucleon未能成為現實,但其模型現在仍然能在亨利·福特博物館見到。
核動力汽車。根據比亞迪公司官網顯示,產業鏈中有核動力汽車。比亞迪官網發布消息顯示,比亞迪聯合中國核電共同研發核動力汽車,研發成功的話,核動力汽車將徹底取代充電汽車。
福特的核動力夢想持續了多年仍未放棄。繼1958年的Nucleon方案廢棄后,福特在1962年再一次推出了一款核動力驅動車型——Seattle-ite XXI。
按照目前的技術而言,核動力汽車還不能實現。要知道核反應堆蘊含的能量是很大的,并且含有對人體產生危害的輻射。最起碼在安全問題上,核動力汽車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核動力汽車有哪些安全問題?1、交通事故:要知道,如今。
在動力形式上,Seattle-ite XXI與Nucleon相同,都以核反應堆驅動。位于車身前部的動力系統吊艙,可在燃料電池和核反應堆兩種動力形式間替換,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提供的最大功率僅為61Ps馬力,小型核反應堆的最大動力405馬力。
短期內不會有核動力汽車,因為人們之前已經嘗試過核動力汽車,結果這個方案不可行。核動力汽車的技術非常復雜。如果你想用核能給汽車提供動力,你需要使用小型核反應堆,這是不安全的。如果核動力車輛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會。
車身同樣也是3:8的比例,但設計了6個車輪,尺寸遠超Nucleon,被設定為大型轎車。除了核動力之外,這輛車還有許多創新之處,如互動式的電腦導航、地圖服務以及車輛信息系統等,車子的前半部還可以與后半部分離,變成一輛小車,便于在街頭巷尾穿行。
科學家們的大膽想象當然不會停滯不前,隨后距離我們最近的核動力概念車型,凱迪拉克WTF于2009年誕生了,它是為慶祝凱迪拉克成立100周年設計而生的。“WTF”是取自World Thorium Fuel的詞首字母,意思是釷燃料。
企業回中國汽車工業信息哪家口碑好?可以咨詢麥柯萊依斯,麥柯萊依斯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汽車行業相關企業共同需要的世界各國供應商信息 ,如采購、配套、工廠情況、動態、汽車產銷量數據、技術、市場調研報告、還有預測型市場投放計劃等,節。
WTF采用分裂放射性釷元素的核反應堆作為動力總成,據官方宣稱僅需添加一次足量的釷(約8g左右),就可讓該車持續行駛161萬公里,而且多余的能量還可回饋給電網。
核動力汽車造得出來,從目前的核電站、核潛艇、航母來看,人們對核的利用相對較為和平化,核反應堆搭載在核潛艇、航母上很多都得以實現。以現在的情形來看,核動力汽車造出來問題是不大的,但要實現商業化就很難了。核動力。
看到這,大家是不是覺得,上述幾款所謂的“核動力車型”僅僅停留在概念車和模型階段,就足以讓現在的各種電動、混動等新能源車“顫抖”。
但對于這些核動力車型來說,未來的前景并不明朗。主要是因為核反應堆的體積過大,防護殼需要很厚重。而汽車是小體積的交通工具無法承受,不比潛艇和輪船。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