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陸霸3400四驅使用,北汽陸霸3400質量如何
就在今天,我賣掉了我的LC90,這是我的第一臺越野車。
趁記憶中5VZ引擎的咆哮聲還沒有被時光沖淡,就寫篇文章談談這臺車。
1999' TOYOTA Land Cruiser Prado 90 3400VX
LC90是什么來頭?
談歷史之前,首先要解釋一下LC90這個名字。這款車的全名是Land Cruiser Prado 90,也就是LC90。由于大陸正式進口的兩款車型底盤代號后兩位都是95(3.4為VZJ95,2.7為RZJ95),所以五門版車型又在民間形成了LC95這個名字。這兩個名字,筆者覺得沒有哪個更對這一說,能明白就好啦,另外國際上基本沒有LC95這個名字。
第一代70系霸道于1990年誕生,是如今還在生產的70系陸巡的衍生產物。1996年,第二代霸道也是首款全新打造的霸道90系誕生。前懸掛改用雙叉臂以提高公路性能,同時搭載了全新的3.4升V6汽油引擎——5VZ-FE,內裝變得更加豪華,由內而外都脫離了老式越野車的粗獷,也奠定了霸道這個車系的風格——至少時至今日,底盤設計沒有經歷過大結構上的變化,這個神奇的A343F-4AT波箱也沿用到了LC150身上,直到2014年。
北汽陸霸3400和豐田霸道3400區別是:1、外觀不同:北汽陸霸使用的是老款的模具;豐田霸道3400是新款模具。2、傳動系統不同:北汽陸霸3400搭載與發動機相匹配的是5擋手動變速箱;豐田霸道3400與發動機相匹配的是6擋手自一體變速。
前期LC90是藏青色內飾,里程表是機械走字,五幅輪轂,玻璃大燈,如今留下來的不多了。1999年后開始生產的后期款車型改用米色內飾和數字里程顯示,配三幅輪轂和水晶大燈(這個詞感覺好久沒聽過了!),同時在機械和細節方面做了一些小調整。筆者這臺車是后期款但是換了前期的小糸玻璃大燈。
LC90在上世紀末開始大量引入國內市場,因為當年的信息不對等導致進口車售價地區差異巨大,筆者這款3400VX高配彼時售價在55-70萬之間,主要消費群體也是單位和企業。到2003年,第三代霸道120系誕生,進口的同時還在四川一汽豐田開始國產,北汽陸霸3400質量如何,此后霸道的身影就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可靠耐用的口碑也被人們口口傳頌。
我的LC90
首先3400本身是全時四驅的車型,其車辦除了自動變速箱檔桿,還有一個分動箱 的檔桿上有四個檔位分別為H、HL、N、LL,H表示正常四驅 就是正常行駛時應該掛在那個檔位上HL差速器鎖 當車輪一個輪陷進坑里 一個輪在外面 。
筆者這臺車1999年9月出廠,屬于后期款里面最早生產的那一批,原廠不帶三元催化器。表顯24萬公里(不實),車身金屬面只有機蓋噴漆,整體車況按筆者標準不算極品,但機械和電器狀態良好,完全勝任日常使用和長途跋涉,不是那種買來只能擺在家里看的&34;。
這臺車搭載了代號5VZ-FE的V6汽油引擎,排量3378cc,無VVT,一切設計都以可靠耐用為核心。最大功率203馬力(4800rpm),最大扭矩312N·m(3600rpm),匹配四速自動波箱,傳動機構是與后期霸道一脈相承的全時四驅結構,標配一把中鎖及后橋LSD。底盤是前雙叉臂獨立懸掛,后硬橋帶多連桿。同期還有帶原裝后鎖和副油箱的更高配置版本,但是極為稀有。
配置方面,這輛車上的定速巡航、自動且帶后排獨立空調、前排帶加熱雙電椅、電動天窗等等這些東西放在1999年對普通百姓來說可謂是奢華體驗了,哪怕在2021年的今天去使用,也不會有什么&34;的感覺,整體上看已經像一臺現代化的汽車。
但LC90用料很差。雖然皮質繼承了豐田一貫的精良,但整個中控臺都是硬塑料還是那種沒什么質感的,輕薄的塑料桃木裝飾一眼假,門板的包裹也充斥著廉價感。
座椅的乘坐體驗很不錯,側翼包裹性一般但是坐上去感覺很貼合,軟的恰到好處,長途駕駛不易感到疲憊。前排兩個地方的設計放在今天看脫節了:方向盤僅兩向調節,座椅高低調節僅限于坐墊后端俯仰調節。
后排座椅的舒適性同樣很棒,完全沒有當年那些低端越野車第二排蹲板凳的坐姿,而且靠背調節角度巨大,躺二排完全可以舒舒服服睡個覺。但還是有兩點問題:受制于車太窄,后排坐三個人會讓你有種A0級車的感覺;筆者180cm調好主駕座椅之后,左后排頂腿,也是A0級車的空間。
除了上述問題,這臺誕生于上世紀的越野車在靜態方面沒什么問題,人機工學良好,各種操作都足夠順手。
外觀、傳動系統不同。1、外觀不同;07年的四驅獵豹使用的是老款的模具,09年的北汽陸霸3400四驅是新款模具。2、傳動系統不同;07年的四驅獵豹搭載與發動機相匹配的是5擋手動變速箱;09年的北汽陸霸3400四驅與發動機相匹配的。
開起來怎么樣?
因為筆者壓根沒去正兒八經越過野,所以只能談一下這車在公路行駛以及一般非鋪裝道路上的駕駛體驗。
4675mm的車長走街串巷會很輕松,但是轉向的調教會有種莫名其妙的大車感。圈數比普通轎車多不少,因為換過方向機的緣故回正力矩也不太對勁,開起來手上的感覺完全不像個四米六的車......
濾震體驗同樣一般,而且快速駛過鋪裝路坑洼的時候車尾會有橫向擺動,體驗不好。這點懷疑大概率是因為后橋底盤件狀態不行,這點后面會單獨提到,咱們就先過了。但是據朋友說,車況完美的LC90在鋪裝路面濾震和橫向擺動的抑制方面同樣做的一般。
盡管如此,LC90的公路駕駛體驗還是有些地方可圈可點。在良好路面的前提下,底盤質感十分厚重,有較大起伏的時候高級感油然而生,頗有幾分美式大船的感覺。此時此刻,同期產品內相當好的靜謐性隔絕了其他噪音,V6引擎的硅油風扇咆哮伴隨著轉速起伏傳進車廂,這是筆者駕駛LC90最幸福的時刻。
非鋪裝道路的行駛就彰顯了老式大梁車的本色了,既沒有LC150平端一碗水的體驗,也不會顛到你心里發慌。加上全時四驅在這種路段給你的良好抓地,偶爾有不算夸張的坑洼,借助長懸掛行程也能不鎖中差輕松前進。得益于出色低扭和懸掛行程,LC90應付輕度越野簡直是如履平地,都不帶喘氣的。至于更高難度的越野水平幾何,筆者就不得而知了。
操作分動箱擋桿就可以掛。陸地巡洋艦4500的四驅操作需要停車掛空擋。在功能檔位上的時候,操作分動箱擋桿。掛上以后儀表上會有顯示。燈亮了就是掛上。
至于油耗,城區大概在17-18升,高速在11-13升左右。
為什么賣掉LC90?
因為窮。
實話實說,在購車之前,筆者小看了這樣一臺老舊日本車的配件價格水平,以至于如果按強迫癥標準去整備這樣一臺22歲的車,成本實在是有些嚇人。下面我以原廠配件的4S店目錄價舉幾個例子。
前懸上擺臂1530元一個,下擺臂2151元一個,前避震982元一根,后彈簧1226元一根。后橋那一堆拉桿都很粗壯,單價基本都在千元左右。總之如果按強迫癥標準把底盤整備到新車狀態,就要奔著一萬大幾千去了。拆車件也是一樣,原廠拆車前杠,價格過千元。一套拆車小糸大燈大概在1500元左右......
全時四驅的傳統機構因為比普通分時四驅復雜得多,所以在車齡上來各部件出現正常磨損之后,也會有些不影響駕駛但影響心情的小問題。比如原地D/R擋切換前差速器多多少少會有些闖動,再比如一直到后代霸道也沒解決的傳動軸高速120kph以上共振問題。如果按強迫癥標準換新件把傳動部分搞到完美,又是兩萬多塊錢......
但其實呢,這些問題在很多人眼里也不能算是問題。至少各部件工作一切正常,拿著鑰匙打火出門幾千公里也不會掉鏈子。買了這車之后筆者才知道,LC系列越野車最牛逼的地方其實是有點磨損也不耽誤用,出點故障也不耽誤開。只要你別盲目蠻干導致斷半軸之類的&34;發生,他甚至可以帶著病體跑幾百公里送你回家。
所以如此整備成本,與筆者搞老車的一貫強迫癥實在是沖突太大,我說還是另請高明吧。
這樣一臺22歲的戰士,帶我去了不少地方,也沒把我扔路上,感謝這臺LC90大半年里幾千公里的陪伴。希望新車主用車愉快,別因為強迫癥把自己搞得頭大,忘掉那些小煩惱,他還能陪你很久很久。????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