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m6雙門,寶馬m6外觀
[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原創]
No.1 BMW 3.0 CSL(1975)
1975年,法國賽車手埃爾韋·保蘭在參加勒芒24小時耐力賽之前突發奇想,邀請到著名藝術家亞歷山大·考爾德,將他的BMW 3.0 CSL打造成史上第一輛寶馬藝術車,寶馬賽車運動總監約亨·內爾帕施也參與其中。就這樣,他們開創了藝術車的先河。這輛BMW 3.0 CSL搭載一臺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353kW(480Ps),當它駛向勒芒賽場后,受到了廣大車迷的喜愛。只可惜,由于存在技術缺陷,這輛車后來被迫退役,從此變成了靜態展示車。
No.2 BMW 3.0 CSL(1976)
僅憑一張圖紙,美國藝術家弗蘭克·斯特拉就能夠展示出CSL的每一處曲線,這一做法重新詮釋了三維設計。這輛BMW 3.0 CSL搭載的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552kW(750Ps),極速可達341km/h。但它在比賽中的表現和一年前的CSL一樣,無論是勒芒24小時,還是第戎500km,都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
寶馬(進口) 3.0 CSL Hommage
No.3 BMW 320i Turbo Group 5(1977)
一年后,寶馬在賽車研發技術上有所起色,1977年版的藝術車在那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獲得了全場前十,組別第一的成績。這輛BMW 320i Turbo Group 5賽車搭載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221kW(300Ps)。來自美國的羅伊·利希滕斯坦(1923-1997)是美國波普藝術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藝術家,出于對表現主義的熱愛,他將車窗外的風景做成了藝術車的涂裝。
06款寶馬M6在一些二手車市場上還是可以見到的,這款車的二手車價格在30萬元左右,如果大家對這款車感興趣,可以去當地的二手車市場看一下。寶馬M6,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精神,它代表一個人對車的追求與執著,對于真正熱愛。
No.4 BMW M1 Procar Group 4(1979)
安迪·沃霍爾(1928-1987)是美國波普藝術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在這輛M1上,沃霍爾嘗試通過顏色來展示速度。M1是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寶馬車之一,有著346kW(470Ps)的最大功率。和此前三款藝術車不同,沃霍爾選擇直接在車身上創作,而不是通過建模,寶馬m6外觀,讓技術人員按比例做涂裝。,
No.5 BMW 635CSi(1982)
No.6 BMW 635CSi(1986)
創建一個移動的藝術館,是羅伯特·勞森伯格(1925-2008)一直以來的夢想,終于,這輛車讓他的夢想成了真。他將幾幅畫進行修改后,搬上車身,用來反映當下汽車工業造成的環境問題。這輛635CSi搭載一臺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55kW(211Ps),和它的前輩們一樣,它也只能永遠停在博物館里。
No.7 BMW M3 Group A(1989)
1989年,澳大利亞藝術家Michael Jagamara Nelson將原住民文化元素融入在這輛寶馬藝術車上。這輛車基于一輛搭載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221kW(300Ps)的寶馬M3打造,曾代表澳大利亞寶馬車隊贏得了澳大利亞AMSCAR錦標賽冠軍。
No.8 BMW M3 Group A(1989)
No.9 BMW 535i(1990)
和前面兩輛635CSi一樣,這輛代號為E34的寶馬5系僅用于靜態展示。它的創作者是日本藝術家加山又造(1927-2004),通過使用箔印技術,打造出了這樣一輛有著滿滿日式風格的作品。
No.10 BMW 730i(1990)
No.11 BMW Z1(1991)
寶馬m6雙門和四門的區別,M6雙門和四門寶馬的區別在于車身尺寸和座位數量。三個部分(發動機、底盤、變速器)基本相同,外觀上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但差異并沒有大到可以忽略。寶馬M6的雙門版被稱為Coupe。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
No.12 BMW 525i(1991)
寶馬在這兩年內推出的第四款藝術車也是基于民用車打造,但此次有所不同,南非藝術家Ester Mahlangu的加入,首次為寶馬藝術車增添了非洲元素。車上獨特的恩德貝勒族圖案,靈感來源于藝術家母親曾生活過的地方——恩德貝勒部落。
No.13 BMW M3 GTR(1992)
1992年,寶馬重啟賽事部門的藝術車工程,并邀請到意大利畫家桑德羅·基亞,為他們打造這樣一輛極速達306km/h的M3 GTR賽車。由于成長在佛羅倫薩這樣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基亞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汽車涂鴉藝術十分感興趣了。
No.14 BMW 850CSi(1995)
這輛850CSi的作者大衛·霍克尼是20世紀英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之一,這輛車通過它的外觀,展示了它的內部結構。
No.15 BMW V12 LMR(1999)
寶馬M6最新的報告中所稱,寶馬公司將繼續生產六速手動變速的M6雙門跑車以及敞篷跑車,想必喜歡手動擋的駕駛者一定感到十分高興。而據外國媒體的消息,六速變速手動器將在2013、2014年間上市,不過,目前不確定是否對歐洲發售。
美國概念藝術家珍妮·霍爾澤拒絕一切傳統的藝術形式,因此,這輛V12 LMR并沒有文中其他幾輛車那樣炫酷的涂裝,在她看來,簡潔的色調也是一種美。
No.16 BMW H2R(2007)
目前我們能夠看到,大部分藝術家都是去畫車,唯一的例外是ólafur Eliasson的創作。他把汽車的外殼去掉,鋪滿鋼管,通過化學反應形成一層冰柱覆蓋的“外衣”。
新寶馬M6,即M6雙門跑車,上市不到一年便導入中國,足見寶馬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經過多年的發展,寶馬M系已經集賽車性能與日常實用性于一身,全新寶馬M6作為M車型系列的新旗艦,它的定位、市場目標都是十分明顯的,不必廠家自。
No.17 BMW M3 GT2(2010)
2010年6月1日,在世界最負聲譽的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當代藝術家杰夫·昆斯在300位世界各地嘉賓的見證下,揭開由他創作的第17輛寶馬藝術車的神秘面紗,并在車上簽名。這輛M3 GT2參加了6月12日至13日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
No.18 BMW M6 GTLM(2016)
No.19 BMW M6 GT3(2017)
樓上的亂說的吧!什么雙門4座啊,明明是單門4座的,507匹馬力,電子限速250km/h,v10發動機,不信樓主上百度圖片搜索下M6!(而且樓上報的價格也是錯的,什么178萬RMB,擺脫你有沒有看過這車的報價表啊,是208萬RMB。
這輛寶馬藝術車出自中國藝術家曹斐之手,作品構建了一個“三位一體”的平行時空,將增強現實技術(AR)與實體車身結合,打造出一部穿越時空的裝置藝術作品。該作品由三部分組成:一部視頻短片、一款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呈現彩色光影的App ,以及一輛通體純黑的BMW M6 GT3賽車,直接指向“無人之境”。
寶馬M 寶馬M6雙門
速度、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堪稱寶馬藝術車的精髓。45年過去了,這19輛藝術車凝聚著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藝術創作理念,那么,下一輛藝術車又會是什么樣子呢?
精彩內容回顧:
假如能夠穿越時空 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
疫情中的情人節怎么過?不如送一輛田宮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