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新能源埃安電池供應商,廣汽埃安的核心技術優勢
12月11日,廣汽埃安官方發布消息,旗下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動工。
據悉,該公司在10月28日注冊成立,位于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總投資109 億人民幣,占地約 666 畝,是廣州市最大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項目。公司建立主要是為了全面打通電池研發、設計、智造、銷售和服務鏈條。
根據規劃,工廠預計在2023年10月實現廠房交付,2024年3月前完成首期 6GWh 量產線導入,2025年底完成所有36GWh產線導入。同時,廣汽埃安的核心技術優勢,新工廠可滿足60萬輛車的裝機需求,年產值將超過210億元。
產能+技術,兩手抓
2018年底,廣汽埃安建成了國內第一家智能生態純電工廠,并在2022年1月31日至2月14日,廣汽埃安工廠用15天的時間完成了產能擴建。擴建后的廣汽埃安智能工廠實現生產效率提升45%,定制化能力提升35%。
今年4月,廣汽埃安啟動了全球首個超充之都建設,預計2025年將在全國300個城市建設2000座超級充換電中心,實現全覆蓋。
7月26日,廣汽集團與廣汽埃安聯合投資的廣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成立后,將圍繞充換電網絡建設、運營和技術研發,電池運營管理,能源交易,太陽能發電技術和儲能技術等多方面開展業務。
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廣汽埃安用的匯川電機是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公司旗下的產品,是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電機。廣汽埃安(原名廣汽新能源)是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汽車品牌。
按照當時的規劃,這些技術將搭載應用于量產車上,比如,旗下采用了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的AION LX Plus,成為了“全球首款1000km續航車型”。
同時,在6月底廣汽科技日上,廣汽又發布了最新電池技術研發成果——基于微晶技術的新一代超能鐵鋰電池技術(SmLFP)。據介紹,這一技術不僅能提升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還可以同步達到低溫、快充、壽命長的性能。而最新的微晶鐵鋰電池技術也將最先搭載于埃安旗下車型。
在產能和技術的雙重保障下,廣汽埃安銷量也在不斷提升。根據廣汽埃安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廣汽埃安銷量28765輛,同比增長91%;1-11月累計銷量241149輛,同比增長128%,提前實現全年銷量翻倍。
拋開自身因素,不惜重金入局動力電池行業的背后,是車企被上游企業掐住的軟肋。
動力電池成關鍵?
目前,持續走高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直接拉動鋰電池裝車量增長。然而,終端需求的爆發式增長,讓作為車載動力電池重要原料的鋰材料價格一路飆升。據統計,從2020年6月4.1萬元/噸的價格洼地,到2022年10月18日53.75萬元/噸的價格高位,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上漲超12倍,較去年初上漲超8倍。
原材料價格上漲,讓上游企業利潤大增。以天齊鋰業為例,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高達120.05億元,同比增長超百倍。而行業老大寧德時代,今年三季度營收高達973.69億元,同比大增232.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94.23億元,同比增長188.42%,創下寧德時代最高的單季營收和凈利潤水平。
部分版本更換電池供應商,顯然是有著廣汽埃安自己統籌全局的思考。據悉,埃安V共計提供了4個續航版本,不同的續航版本則是不同的電池供應商,自然的是,寧德時代這種高成本的電池供應商所供應的電池,就用在了高配車型身上。
與之相比,下游端車企卻持續承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長安汽車董事長朱榮華曾坦言,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的上漲,導致長安汽車不同車型的單車成本增長5000-3.5萬元。同時,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也曾表示,若電池價格回歸理性,蔚來汽車毛利率將保持在20%-25%的水平。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一臺由日本電產汽車馬達(浙江)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型號為TZ180XYA1201的永磁同步電機,其最大功率為135kW。官方申報的電池供應商分別有寧德時代和孚能兩家,將會推出500/520/600km三種續航版本。在配置上,。
在行業看來,上游企業控制電池供應和價格,讓下游整車企業對產品的產量、利潤逐漸失去把控權,隨著新能源汽車攀升供求不平衡問題也逐漸顯現,對于車企而言動力電池主導權已成為未來突圍的關鍵。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