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 汽車知識網 > 汽車知識

    廣汽集團,廣汽集團簡介

    所有的燦爛都要用“孤獨”來償還?

    盡管上半年疫情反復、原材料價格上漲、零部件短缺導致供應鏈承壓,廣汽集團還是撐住了場子。

    近日,廣汽集團公布了6月份的產銷快報,集團汽車合計銷量為23.4萬輛,同比增長41.16%,環比增長28%。

    其中,廣汽本田銷售量為7.4萬,同比上漲了38%,銷量已經恢復至 2021年以來的月度銷量高位水平;廣汽豐田的月銷售量創出了歷史新高,高達10.1萬輛,同比增長了38%。廣汽自主品牌傳祺銷售量為3.3萬,同比增長了31%,廣汽埃安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銷量為2.4萬輛,同比增長了179%,這也是埃安近4個月以來月銷量第三次破2萬。

    “風光之余”也應當看到,廣汽集團的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銷售差距非常大。有據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廣汽集團簡介,合資品牌的收入占比高達7成以上,而其凈利潤更是100%來自于合資品牌的貢獻。

    也由此可見,合資品牌才鑄就了這幾年廣汽的發展。站在如今汽車行業的角度觀察,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國產自主品牌快速崛起,而深度捆綁了合資品牌的廣汽集團,在趨勢上或欠缺優勢鋪墊,所以很可能無法真正參與這場盛宴,繼而錯失未來。

    日系合資品牌“難乘大勢”

    廣汽集團

    廣汽集團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憑借和本田、豐田等日本車企的深度捆綁,近年來公司不僅在市場上攻城拔寨,擴大了市占率,也獲得了豐厚的業績。

    2021年,由于合資品牌的持續暢銷,廣汽集團的市占率高達10%。凱美瑞、逸致、漢蘭達、雅閣等合資熱銷車型更是一度為廣汽集團打響了知名度。

    廣汽集團旗下擁有廣汽傳祺乘用車、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菲亞特、廣汽三菱、廣汽吉奧、本田(中國)、廣汽客車、廣汽日野九大汽車品牌其整車核心業務板塊形成了自主品牌、日系合資、歐美系合資三者齊步的穩定發展格局。以下是關于。

    據了解,在2014-2021年期間,廣汽豐田年銷量從37萬提升至83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2.0%,廣汽本田的銷量也從48萬提升至78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4%。憑借這兩個合資品牌的推動,廣汽集團的銷售增速遠高于汽車行業的整體增速。

    企業回猛士科技是東風公司旗下乘用車品牌,其前身為東風的高端越野車項目。從2016年開始,東風公司謀劃并推動東風猛士,從軍事專業化應用領域向公眾日常品鑒消費領域拓展。歷經6年,以極客精神,積極應用最先進成果,致力于帶給客戶超乎想象的越野體驗。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內,廣汽集團7成以上的收入都來自于合資品牌,占凈利潤幾乎為100%。

    顯而易見,廣汽集團的經營性利潤近年來都是處于虧損,真正能給公司帶來利潤的就是合資公司的投資收益。說白了,其就是靠合資品牌的利潤養著。無法突破這一事實,也就導致了公司和合資品牌深度捆綁無法解開。

    因為一方面來自于市場對國產車的認同感上升。隨著我國國力越來越強盛,新一代的消費者對于國家的文化價值越來越認可,民族自豪感也與日俱增。

    包括廣汽乘用車(廣汽傳祺)、廣汽本田、廣汽菲亞特、廣汽吉奧、廣汽豐田、廣汽三菱、廣汽客車、廣汽日野,品牌由自主品牌、日系合資、歐美系合資三種類型組成。廣汽集團成立時間成立日期為2005年6月28日。廣汽集團的前身是廣州汽車。

    其次,汽車電動化已經成為趨勢,而日系品牌在電動化汽車領域的市場表現無法同國產自主品牌相媲美。

    據了解,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在全球汽車市場上所占據份額已經超過了50%。截至2022年6月份,我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001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高達26%。

    而根據公開的信息,日本之前一直押注于氫能源汽車,在鋰電池等領域投入較小。因此,豐田和本田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積累,相對我國自主品牌來說非常薄弱,這也將使得合資品牌的吸引力越來越弱。

    廣汽集團是國企。廣汽集團,即廣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汽車行業領先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廣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乘用車、商用車、摩托車、汽車零部件的研發、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以及汽車相關產品進出口貿易。廣汽集團。

    埃安品牌影響力不足

    廣汽集團旗下擁有廣汽傳祺、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三菱、廣汽吉奧、廣汽客車、廣汽日野。廣汽集團,由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整體變更成立,是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廣州鋼鐵企業集團有限。

    在新能源領域,廣汽集團也并非毫無涉足。其在2020年就創立了獨立新能源品牌“埃安”。但有網友曾經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購買埃安看重的并不是“埃安”這個品牌,而是因為廣汽才買的,這無疑戳中了廣汽集團當前的痛點。

    現階段,廣汽埃安年銷售量已經超越了造車新勢力,但是其價值并未被市場認可。這除了廣汽集團對自身定位的問題外,缺乏“招牌產品”也是埃安品牌難以立足的關鍵。所謂的招牌產品,就類似于主打產品,一款好的招聘產品可以迅速搶占消費者的心智,提升品牌在市場的傳播度和影響力。

    相比之下,埃安在這方面就顯得非常不足,其雖然銷量可觀,但是很多人買埃安是因為到了廣汽4S店,并不是沖著這個IP。由此也就形成了市場對于埃安這個品牌一知半解。所以,在新能源獨創品牌方面,廣汽集團嚴格意義上并沒有邁出一大步。

    廣汽集團

    “靈魂”被掌控

    總體而言,當汽車電動化時代到來,新能源汽車更像是一場對燃油車的革命。而廣汽集團在燃油車時代深度捆綁日系車企的優勢,很可能會逐步變成轉型包袱,影響消費者對于公司新能源品牌的認知。而其把最有發展潛力的埃安品牌的靈魂交到了第三方科技企業手上,無異于拿未來去賭。

    本文源自每財網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QQ:

    工作日:9:30-18:30,節假日休息

    老婆的视频完整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