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東方之子二手車七座,2004年的奇瑞東方之子二手車
2013年8月,第四代福特蒙迪歐國內上市,2.0T高功率版起步價24.28萬;2022年4月,第五代福特蒙迪歐全系2.0T高功率,起步價僅15.98萬。
不僅僅是福特蒙迪歐,雪佛蘭邁銳寶XL、斯柯達速派、別克君威、起亞K5凱酷、現代索納塔、雪鐵龍凡爾賽C5 X、標致508L,越來越多合資B級車的價格刷新了我們的認知。
此時我關心的并不是這些放低身段的合資B級車,我更關心中國品牌B級車還有沒有存活空間?
奇瑞東方之子的后排,雖說它的軸距才2.7米多,不過后排座椅舒適度性高,坐上去會覺得很踏實,座椅質感好,看起來商務豪華,摸起來很有質感,車廂隔音效果好,坐在車內商談事情也顯得愜意,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架。車主表示。
為此,我大致翻閱了一下2021年部分中國品牌B級車的銷量數據,除了紅旗H5靠著民族情懷還能過得比較滋潤外,其它車型沒有超過2萬臺的,要知道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有時候一個月就能賣2萬多臺。而北京U7一年更是只賣了404臺,估計馬上就要“404”了吧。
奇瑞V5商務車7座2.0L精英版售價11.98萬元:1、奇瑞V5是一款轎車,有黑、紅、藍、白、灰、香檳至少6個色系;2、日前奇瑞汽車銷售公司正式向外界宣布:奇瑞的第一款NewCrossover車型大致將于6月初在國內上市,產品正式定名。
可能有人會說,在中高級轎車市場(含B級和C級轎車),紅旗H9、比亞迪漢家族、小鵬P7、蔚來ET5/ET7的熱度還不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除了新能源和紅旗這樣的特殊品牌之外,其它中國品牌B級車確實不太行了(其實一直也沒怎么行過)。
為什么中國品牌很難造好B級車?我覺得主要有4點原因。
十多年前,中國品牌B級車由于起步較晚,無論在設計還是機械層面,技術儲備嚴重不足,“拿來主義”盛行。
首先在外觀方面,中國品牌B級車大多會借鑒國外的成功車型,比如在江淮賓悅身上,我們很容易發現奔馳S級W220的影子;在奇瑞東方之子身上,我們能看到初代雪佛蘭景程原型車的影子;而比亞迪F6則要聰明一些,它同時集合了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的設計元素。
威麟V5(就是奇瑞東方之子Cross):這是奇瑞集團旗下的越野車和商務車品牌,7座,空間大,造型前衛,時尚,空間大,很漂亮 江淮瑞風:國內銷量最多的MPV,空間超大,很實用,省油,7座,但內飾太粗糙,外觀像面包車,比較過。
連最基礎的外觀設計都要“抄襲”,那核心的三大件就更不用說了。比如第一代奔騰B70,由于一汽與馬自達的關系,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它大量借鑒了馬自達的技術和生產線,底盤幾乎與當時的馬自達6無異。當然,結果也是不錯的,第一代奔騰B70的操控令很多人印象深刻。
對于無法“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車企,沈陽航天三菱向大家拋出了橄欖枝。比如2008款比亞迪F6曾經推出過2.0L和2.4L兩種排量,其中2.4L發動機代號4G69S4M,來自沈陽航天三菱。就算是現在,仍然有很多中國品牌車企在使用三菱發動機。
后來,吉利推出了最美中國車——博瑞。當時它的頂配車型搭載了3.5L V6發動機,而這款發動機與豐田的2GR系列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雖然通過借鑒和仿制可以解決部分技術問題,但是與國外品牌的“原裝正品”比起來,早期的中國品牌B級車給人留下了動力弱、油耗高、質量差的不好印象。
那么問題來了,中國品牌A級車很多也是仿制的,為什么像是比亞迪F3、奇瑞旗云這種就能賣得好呢?我認為,A級車消費者基本都是剛需,他們對于車輛品質的整體要求不如B級車消費者,同樣的情況反映在品牌力上則更為明顯。
十多年前,熱門的合資B級車都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比如帕薩特B5一般是政界大佬的座駕;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日產天籟的車主大多是有些小錢的商人;馬自達6、豐田銳志要么是富二代、要么是年少有為的青年才俊。每一款熱門合資B級車幾乎都有對應的人群標簽,這種標簽深入人心。
而在那時,中國品牌幾乎是“廉價”、“山寨”的代名詞。大家看一輛車值不值錢,首先就是看品牌,誰管你是A級車還是B級車,反正在他們眼里都是普通的三廂轎車。
當時人與人之間做生意,車可能就是遞出去的第一張名片。如果你開著奇瑞東方之子去跑業務,可能連門衛都不會放你進去;而如果你開著個第六代凱美瑞去跑業務,門衛會對你笑臉相迎,這就是當時江浙滬生意場的縮影。
企業回猛士豪華電動越野目前只發布了概念車M-Terrain和M-Terrain S。猛士科技以超級平臺、超級越野、超級動力為標準,打造新時代意義上的超能猛士,從2023年開始面向市場投放,有序打造新銳先鋒、重裝堡壘、越野輕騎等獨具魅力的豪華電動越野產品,為。
這種品牌力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哪怕今天的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已經“獨占鰲頭”,但是在很多老一輩人心中,BYD仍然不是主流品牌。
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日系車產品力一般、價格太過堅挺,但是人家就是賣得好,你說氣不氣人。我認為,這與它們多代車型的傳承不無關系,你也可以理解為它們在啃之前車型口碑的老本。
比如本田雅閣現在已經發展到第十代、豐田凱美瑞為第八代、日產天籟為第七代。過去數代老款車型,給國內消費者留下了好印象,這些車名就是最好的金字招牌。
反觀中國品牌B級車,鮮有車系傳承。比如奇瑞眼看東方之子賣不動了,不僅徹底變換了車系名稱,甚至還打造了一個全新的高端品牌——瑞麒。當時的瑞麒G5和G6不僅在外觀上向德系商務車型靠攏,還用上了先進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是沒有品牌和車系底蘊的它們,兩三年后便黯然離場。
如果要說中國品牌B級車里最有傳承的車型,我覺得奔騰B70算一個。而它到目前為止,也僅僅只有三代車型,其中第二代車型從2018年開始幾乎就不怎么賣了,2020年末才推出了第三代。
合資品牌B級車的以價換量并不是這幾年才開始的,早在2010年前后,雪佛蘭景程的起步指導價就已經低至10.88萬元。就算一部分國人對于雪佛蘭品牌心存芥蒂,但是合資的身份還是讓景程迅速成為爆款車型。
2004年的奇瑞東方之子二手車,而現在,雪佛蘭邁銳寶XL、斯柯達速派等較為弱勢的合資B級車在終端早就賣到了15萬以下。即使是大眾帕薩特、日產天籟、馬自達阿特茲等過往強勢的車型,如今也都在以價換量,這無疑加大了中國品牌B級車的生存難度。
有人可能會問,合資品牌A級車也在以價換量,比如大眾桑塔納、別克英朗、雪佛蘭科魯澤、福特福睿斯等等,為什么吉利帝豪和長安逸動還時常能出現在轎車銷量前十名中?
我認為,這些低價的合資品牌A級車在動力、用料、配置等方面或多或少都會存在明顯短板,而中國品牌A級車各方面都比較均衡,配置相當豐富。但是到了B級車領域,低價的合資品牌B級車即使有短板,也是大家可以接受的那種短板。這時候中國品牌B級車在同價位下的配置優勢,不會成為消費者選購的決定性因素。
當然,我們也不用對中國品牌B級車太過悲觀,因為它們正在新能源市場開疆擴土,而且價格還都不低。比如小鵬P7,補貼后23.99萬~42.99萬,2021年賣了60569臺;蔚來ET5,補貼后32.8萬~38.6萬,預售5天訂單突破60000臺。
07款 1.8 手動豪華型9.18萬7.81-11.18萬[參數] [實拍照片] [各地報價]東方之子 2.0升車型廠家指導價經銷商報價 東方之子 07款 2.0 手動舒適型9.18萬7.81-11.18萬[參數] [實拍照片] [各地報價]東方之子 07。
你看好新能源時代下,中國品牌B級車未來的表現嗎?你覺得中國品牌和合資品牌,誰能唱主角?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