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有變速箱嗎,幾何新能源汽車有變速箱嗎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配置是電動機,和發動機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電動機的功率是恒定的,幾何新能源汽車有變速箱嗎,可以克服阻力所需要的轉矩,及可獲取該阻力下的最高轉速,電動機本身就自帶變速箱的屬性,因此不需要額外配備?
所有新能源汽車都不需要變速箱嗎?
目前新能源汽車串聯、純電動、燃料電池目前多采用單級減速器,未來能耗要求提升,或發展為多級減速器;并聯多采用現有自動變速箱進行改造或使用電驅動橋;混聯多采用專用混動變速箱。總體來看,新能源汽車仍然需要變速箱,近年來出現了兩擋變速器、同軸變速器、集成電子斷開差速器的變速器、集成雙離合器式差速器的變速器、電動機控制器變速器三合一總成、集成發動機電動機發電機的變速器等新型變速器。
1 兩擋變速器
純電動汽車是沒有變速箱的,大部分純電動汽車只有一個減速器,這個減速器可以降低轉速提高扭矩,只有這樣才可以讓車子正常行駛。純電動汽車也是沒有必要使用變速箱的,純電動汽車的電動機轉速范圍是比較大的,直接使用電動機調速。
吉凱恩(GKN)兩擋變速器,減速比分別為11.38和5.85。圖1為吉凱恩兩擋變速器剖視圖,圖2為吉凱恩兩擋變速器在輸入軸上的換擋機構。應用在寶馬(BMW)i8混合動力車上。
格特拉克(Getrag)兩擋變速器,減速比分別為12.06和8.61。
圖1 吉凱恩兩擋變速器剖視圖
【太平洋汽車網】新能源汽車也需要發動機和變速箱,變速箱是傳統燃油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對汽車的駕駛體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從手動到自動,從4速到9速乃至10速,各大廠商對于新型變速箱的開發也是不遺余力。但在新能源。
圖2 吉凱恩兩擋變速器在輸入軸上的換擋機構
2 同軸變速器
吉凱恩變速器,輸入軸與輸出軸同軸。圖3為吉凱恩同軸單擋變速器剖視圖。應用在沃爾沃(Volvo)XC90 T8混合動力汽車上。
雪佛蘭(Chevrolet)Bolt變速器,輸入軸與輸出軸同軸。圖4為雪佛蘭Bolt同軸單擋變速器剖視圖。應用在雪佛蘭Bolt純電動汽車上。
輸入軸輸出軸同軸結構,可減小變速器尺寸,便于整車布置。
圖4 雪佛蘭Bolt同軸單擋變速器剖視圖
3 集成電子斷開差速器的變速器
吉凱恩變速器,集成電子斷開差速器。圖3為其剖視圖。圖5為吉凱恩電子斷開差速器爆炸圖。應用在沃爾沃XC90 T8混合動力汽車上。
高速時,電子斷開差速器將電動機與車輪分離,以提高高速時系統效率并防止電動機超速。電子斷開差速器控制犬牙式離合器接合或分離,使用霍爾傳感器非接觸式測量離動合器位置。
圖5 吉凱恩電子斷開差速器爆炸圖
4 集成雙離合器式差速器的變速器
吉凱恩變速器,集成雙離合器式差速器。圖6為其剖視圖。該差速器應用在路虎攬勝極光(Range Rover Evoque)、福特福克斯(Ford Focus)RS上 ,也可應用在純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上。
①有,但不是必須。有變速箱(包括單減和多檔)和無變速箱(直驅)都是現有純電動車存在的構型。帶多檔變速箱的優點:1、優化效率分配。電機的高效區比發動機寬很多,但也是有高低效區區分的,通過調整速比可以使電機工作。
采用雙離合系統取代傳統差速器,可精確調節每個車輪的扭矩,實現左、右車輪扭矩矢量控制。實現扭矩限制,實現電子限滑差速鎖功能。斷開連接時提高系統效率。
圖6
5 兩擋同軸集成雙離合器式差速器的變速器
吉凱恩兩擋同軸變速器集成雙離合器式差速器(吉凱恩稱為eTwinsterX),在2017年法蘭克福國際汽車展上首次亮相。
該變速器綜合了上述的兩擋、同軸、雙離合器式差速器三種變速器的特點。
6 電動機控制器變速器三合一總成
吉凱恩三合一總成。計劃于2019年在歐洲汽車制造商的全球平臺上生產。
采埃孚(ZF)三合一總成。于2018年量產,應用在歐洲汽車制造商車型上。
以及麥格納(Magna)、博世(Bosch)三合一總成。
三合一總成結構緊湊、功率密度高、系統效率高、安裝簡單、減少電纜、可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7 集成發動機電動機發電機的變速器
吉凱恩集成發動機電動機發電機的變速器,剖視圖如圖7所示。應用在三菱歐藍德(Mitsubishi Outlander)混合動力汽車上。
本田(Honda)集成發動機電動機發電機的變速器,剖視圖如圖8所示。應用在雅閣(Accord)混合動力汽車等車型上。
菲亞特克萊斯勒(FCA)集成發動機電動機發電機的變速器,原理圖如圖11所示。應用在大捷龍(Pacifica)混合動力汽車上。
實現純電動、串聯混合動力、并聯混合動力、混聯混合動力等模式之間切換,提高了整車性能和效率。
圖7
圖9
圖10
圖11
新能源汽車沖擊,發動機前途暗淡?
另外,隨著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車的普及,讓不少人認為,汽車零部件企業尤其是汽車發動機生產企業前途暗淡,他們認為“發動機是熟透了的技術”,就要進入“冰河期”了。
這其實是一個誤解。更多新型發動機的誕生,比如大發、馬自達、通用等企業相繼開發出更小排量更新技術,燃效相比以往至少提升22%以上,即便扣除自啟停帶來的油耗優勢,也能看出傳統發動機其實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可以繼續茁壯成長。
據報道,在傳統動力上,馬自達運用高壓縮比在第一階段達到了與弱混相當的燃效,第二階段可以達到強混相當的燃效。這其中發展的核心點就在于單純利用發動機實現稀薄燃燒,最終希望內燃機可以在2030年將70%的內燃機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1990年降低80%。
就目前來說,傳統汽車零部件無論是體量還是重要性,依然遠遠超過新能源所占的比例,發展新能源并不代表放棄傳統汽車的相關發展,兩者都很重要。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