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 汽車知識網 > 汽車知識 > 汽車圖片

    匯眾汽車,上海匯眾汽車報價圖片

    前不久,我們介紹了《流浪地球》的373號運輸車,其中提到了上海匯眾卡車。眼尖的網友發現我們館外就停了一輛匯眾,而且,它并不是臨時停的工程車輛,而確確實實是一輛展車,跟館內的藏車一樣。

    大個頭的匯眾,默默鎮守博物館已有多年,近年來隨著來館車迷的不懈努力,上海匯眾汽車報價圖片,終于把這位有故事的男同學給“扒”了出來。,

    大個頭的匯眾,默默鎮守博物館已有多年,近年來隨著來館車迷的不懈努力,終于把這位有故事的男同學給“扒”了出來。

    三角形標志的汽車,有以下幾個:匯眾汽車;上汽大通;豐田特銳;龐蒂亞克。1、匯眾汽車也叫上海匯眾,全稱叫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創立于1992年1月11日,是中國汽車品牌,上海匯眾主要有輕型客車、重型卡車與轎車底盤系統三。

    它的型號是上海匯眾風馳SH4251型重卡,(產于2010年4月,是最后一批上海本土生產的重型卡車)這輛匯眾的氣質與上海汽車博物館收藏的諸多古董車雖不一致,但卻別有一番看點。

    重量級“上海制造”

    上海在卡車制造方面是挺早的,可惜“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之所以說它“起了個大早”,是因為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上海率先試制了國內第一輛15噸級重型公路卡車——大通牌SH361型自卸車。而試制大通牌卡車的上海重型汽車廠,就是后來上海匯眾的前身之一,組建于1992年1月(上海匯眾由上海重型汽車廠,上海汽車底盤廠和上海第二汽車底盤廠三家企業合并組建而成)。

    大通牌SH361型自卸車

    之所以說它“趕了個晚集”,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由于計劃經濟年代對重型卡車的需求量不大,所以老大通重卡的生產規模和生產能力一直沒有過多的擴大,1981年時候的年產量就已經是600輛左右,到了本世紀初的時候仍然維持在每年1500輛左右的供貨能力,在國產重卡的市場占有率逐步走低。

    所幸,上海卡車制造業在2001年出現了轉機。

    中、德、韓,三國基因

    2001年,韓國雙龍汽車公司需調整自身業務,將重點放到乘用車生產,準備出讓重卡生產線。上海匯眾看到這個難得的機會,經過談判,以320萬美元的“白菜價”購入了韓國雙龍重卡生產線,據說這個價格只占生產線原價的8%。而且,雙龍的重型車生產線只生產過少量車輛,還處于極佳狀態。

    很好。1、南京匯眾汽車的薪資高,福利好,因此很好。2、南京匯眾汽車的工作時間短,加班時間少。

    雙龍卡車

    還有一個幸運之處,就是雙龍的重卡脫胎于德國奔馳SK系列商用車(第一代Actros的前身),技術處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國際領先水平。

    一邊是狀態尚佳的二手生產線,另一邊是擁有著數十年重型卡車生產經驗。這兩個因素的“雙劍合璧”,簡直完美!匯眾這一次雖然勇當“接盤俠”,但接得了一手好盤。

    匯眾汽車

    “風”、“鯊”誕生

    這就說到開篇館藏的這位“男同學”了

    【太平洋汽車網】眾字車標是上海匯眾汽車的車標。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匯眾)是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一家集商用車制造與轎車底盤系統生產的企業,于1992年1月11日正式成立。長安汽車和成功汽車,長安汽車的。

    2003年8月,上海匯眾采用雙龍技術的HL100系列重卡首次推出,這個系列最初被命名為“新大通”以延續上海匯眾原有“大通牌”商標的使用,后來又直接改為“匯眾牌”。曾經在2005年初,幾乎一夜之間,巨大的“上海匯眾”廣告牌出現在上海浦東和浦西的主干道旁。

    HL100重卡產品后來被正式命名為“風系列”,包含“風馳”、“風順”和“風華”三個子系列。“風馳”使用當年國產重卡主流配置——濰柴WD615系列柴油發動機,“風順”則就近選用了上柴(包括合資企業上海日野)所生產的發動機,而最為少見的“風華”則是選用康明斯發動機。

    隨著國內高速公路長途運輸對于高頂帶臥鋪駕駛室的需求,上海匯眾從韓國雙龍引進的平頂駕駛室很快就無法適應市場的需要。

    2005年底,上海匯眾對原有的雙龍平頂駕駛室進行了升級,新推出了高頂雙臥駕駛室。使用新型高頂雙臥駕駛室的產品被命名為“鯊系列”,而原有的平頂駕駛室產品則是“風系列”。

    車頭有個眾字是上海匯眾汽。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匯眾)是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一家集商用車制造與轎車底盤系統生產的企業,于1992年1月11日正式成立。上海匯眾是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各款轎車底盤系統的骨干。

    “風系列”和“鯊系列”

    與“風系列”情況類似,“鯊系列”重卡也按發動機型號的區別被分為三個子系列,使用濰柴發動機的叫作“鯨鯊”,使用上柴發動機的叫作“虎鯊”,使用康明斯發動機的叫作“豹鯊”。

    “鯊系列”上市現場

    遺憾的是,外形霸氣的“鯊系列”重卡,雖然組裝出了樣車、參加了車展,卻并沒有投入量產的跡象。如今也只能通過多年保存的照片找回它曾有的輝煌。而融合了德國技術、韓國設計和本土化動力配置的匯眾“風系列”重卡,則取得較好的業績。我們博物館外的這輛卡車,就屬于“風系列”。

    上海匯眾重卡為何沒落?

    上海匯眾的重卡銷量在2007年達到巔峰水平,年銷量高達2595輛。這在重卡領域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2008年,受經濟危機影響,上海匯眾銷量逐年出現下滑。最終在2010年的年中,上海匯眾的重卡生產線徹底停產,與重卡生產有關的模具和技術等主要資產被打包賣給了中國重汽集團旗下的濟寧商用車有限公司,原先的上海匯眾重卡,化身為中國重汽的豪瀚牌卡車。

    上海匯眾重卡的沒落,是多個因素共同決定的結果。在2010年前后,重卡江湖風起云涌。不僅有中國重汽等重量級企業的重振雄風,也有華菱等重卡黑馬的異軍突起。由于上海匯眾重卡的總產量偏低,無法形成邊際成本遞減的規模效益,零配件供應的價格就很高,陷入了“自身產量越低,零配件價格越高”的怪圈。

    雖然上汽出售了匯眾,但仍然握有幾張重卡的牌,只不過這些卡車并不在上海生產,比如上汽依維柯紅巖,和后來上汽集團兼并重組了南京的南汽集團,原南汽集團旗下的躍進牌卡車,現在都屬于上汽集團的產品。目前,上汽在南京和重慶都擁有實力較強的卡車生產基地。

    雖然上海匯眾重卡已成為“老男孩”,但歲月已逝,回憶猶存。在上海汽車博物館,你仍可追憶它“裝載”著中國快速發展的點滴故事。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QQ:

    工作日:9:30-18:30,節假日休息

    老婆的视频完整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