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度范圍,緯度帶的劃分范圍
一.區域自然地理環境
1.地理位置、邊界、范圍
(1).經度位置:經度范圍、東半球、西半球、特殊位置(特殊經線經過)。
(2).緯度位置:緯度范圍、緯度帶、南半球、北半球、熱量帶、特殊位置(特殊緯線經過)。
(3).海陸位置:海陸分布、海陸間距、島嶼、半島、海峽和入海口等。
(4).相對位置:區域方位、相對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方位和距離等,如:自然區域、行政區、經濟區、交通線、山脈和河湖海等。
(5).交通位置(交通線、交通樞紐、海峽、港口等)。
(6).戰略位置等。
2.氣候
(1).降水
緯度帶的劃分范圍,①、降水的時間特點(定性定量):降水量、降水的季節變化、雨季或旱季的時間(季節)及持續時間長或短、降水的年際特點。
②、降水空間特點(整體規律、局部特點)。
③、降水類型:對流雨、鋒面雨、地形雨、臺風雨。
④、降水形式:雨、雪等。
⑤、降水強度:特大暴雨、大暴雨、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等。
⑥、降水的條件:水汽、凝結氣溫、凝結核
(2).氣溫
①、氣溫的時間特點(定量定性):高溫或炎熱、溫和、低溫、寒冷等、氣溫季節特點及持續的時間、氣溫年較差、氣溫日變化(晝夜溫差)。
經度范圍是0-180°,緯度范圍是0-90°。從0°經線算起,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屬于東經,習慣上用“百E”作代號,以西的180°屬于西經,習慣上用“W”作代號。通常說的緯度度指的是大地緯度。其數值在0。
②、空間分布:氣溫水平變化、氣溫垂直變化。
③、氣溫成因:緯度、地形地勢、大氣環流、季風環流、海陸位置、海陸熱力性質、洋流、人類活動(熱島效應、保護濕地、保護植被、濕地退化、植被退化、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等)、短期氣溫變化考慮天氣系統(鋒、氣旋或反氣旋、鋒面氣旋)。
(3).熱量:熱量帶、熱量空間分布、熱量季節變化
(4).光照:光照強度、日照時數、光照季節變化和光照空間變化。
(5).干濕區: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干旱區、干旱區。
(6).風:風向和風力。
3.天氣現象和天氣系統
(1)、天氣現象:降雨、降雪、風、霧、霜、冰雹、寒潮、沙塵暴、臺風和龍卷風等。
(2)、天氣系統:氣旋(低壓)、反氣旋(高壓)、鋒面氣旋、冷鋒、暖鋒和準靜止鋒等。
4.地形、地勢、地貌(可以根據等高線、地形剖面圖、河流流向、水系形狀和等溫線等判斷。)
(1)、地形類型、重要地形空間分布、山脈分布和走向。
(2)、地勢:海拔、坡度、傾斜狀況、相對高度或地勢起伏狀況。
5.土壤:
(1)、土壤組成:有機物、礦物質、水分(土壤濕度)、空氣和微生物等。
(2)、土壤特征:土壤類型、土層厚度、土壤肥力、土壤質地(砂土、壤土和黏土)、疏松度、透水性、保水性、通氣性、土壤酸堿性、土壤濕度和土壤溫度等。
6.地質作用
(1).內力作用:地殼運動(碰撞、張裂、抬升、下陷)、變質作用、巖漿活動
(2).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
外力作用形成環境:風、水(河、湖、冰川、海)、生物作用、溫度變化、凍融作用、化學作用和天體運動等。
(3).地質構造:背斜、向斜、斷層和火山構造等
7、巖石: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等。
8.水源、水文和水系
(1).水源:水量、水質、水溫和礦物質等。
(2).水文特征
①.徑流量:大或小、季節變化、年際變化
②.水位:高或低、季節變化
③.汛期和枯水期:時間(季節或月份)、持續時間
④.結冰期(有或無、長或短)和凌汛(條件:結冰、從緯度較低地區流向緯度較高地區)
⑤.含沙量
⑥.流速
(3).水系特征
①.流域類型、流域范圍或流域面積
0°-90°;以赤道為界。赤道為0度,向北為北緯,到北緯90度;向南為南緯,到南緯90度。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流向
③.流程
④.河道的寬窄、曲直、深淺
⑤.支流分布、支流數量、支流形狀、支流流向
⑥.其他:河流發源地、河口
9.礦產資源和能源資源:類型、種類、儲量、品位、空間分布和資源組合(配置)等。
10.生物資源
(1)、植被狀況:植被類型、空間分布、覆蓋率、植被的季節變化、植被特征(干、莖、葉、冠和根等)、生態適應等。
經度范圍是0-180°,緯度范圍是0-90°。從0°經線算起,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屬于東經,習慣上用“E”作代號,以西的180°屬于西經,習慣上用“W”作代號。我們通常說的緯度指的是大地緯度。其數值在0。
(2)、動物資源:種類、身體特征、生態適應等
11.自然災害
(1).地質災害:地震、火山噴發、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凍融等
(3).水文災害:洪澇、凌汛、水華
(4).生物災害:病害、蟲害、生物入侵等。
(5).海洋災害:風暴潮、海嘯、赤潮、海冰、厄爾尼諾、拉尼娜、海平面上升等
(6).天文災害:太陽活動、隕石隕落、臭氧層空洞等。
12.環境問題
(1).生態破壞: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荒漠化、土地鹽堿化。
(2).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土壤污染、核污染等
一、緯度的度數范圍是:在0至90度之間。緯度是指某點與地球球心的連線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線面角,其數值在0至90度之間。位于赤道以北的點的緯度叫北緯,記為N;位于赤道以南的點的緯度稱南緯,記為S。二、介紹緯度相關。
(3).資源短缺:水資源短缺、能源短缺、礦產資源短缺、耕地資源短缺、生物資源短缺等
13.洋流:暖流、寒流
經度范圍是0-180°,緯度范圍是0-90°。從0°經線算起,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屬于東經,習慣上用“E”作代號,以西的180°屬于西經,習慣上用“W”作代號。緯度是過橢球面上某點作法線,該點法線與。
二.區域人文地理環境
1、人口:人口數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結構(性別結構、年齡結構)人口素質和人口問題(數量、增長率、性別、年齡、素質、分布及空間變化)。
2、聚落:空間分布、等級及體系、發展方向、發展水平和問題等。
3、產業結構(組成和比重)
(1).農業:農業生產結構、農業地域類型、主要種類及分布、耕作制度、耕地類型、主要部門、生產經營方式、生產水平(機械化、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和農業科技等)。
(2).工業:工業結構、工業部門、地域分布、生產特點和發展水平等;
(3).服務業:旅游業、金融業、商貿業、交通運輸業、物流業、教育科研和醫療衛生等。
4、交通:方式、分布(密度、空間布局、走向)、層次和通達度等。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