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 汽車知識網 > 新能源

    長安cs15純電,長安新能源汽車cs15epro

    在體驗長安 CS15 EV 之前,我對長安純電動車還停留在前不久新出行大橫評中奔奔 EV 的體驗中,當時奔奔 EV 的表現一致得到編輯部的好評。帶著這份期待我開始了長安 CS15 EV 的試駕體驗,是否還能一致給我好評呢?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

    寫在最前:

    長安 CS15 EV 在上個月正式上市,長安新能源汽車cs15epro,一共推出 350e 和 350i 兩款車型,官方指導價位 18.94 萬元和 19.64 萬元。按照今年的補貼標準的話,扣除國家和地區的雙重補貼之后,售價為 11.9 萬元和 12.6 萬元,這次我們體驗的是高配的 350i 車型。

    長安 CS15 EV 搭載的是 42.92kWh 的三元鋰電池,電池包配備了低溫加熱功能。官方公布的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為 300km。這次試駕體驗由于時間關系,我們暫時還沒有條件能給大家做實測。不過從我們的實際體驗來看,通常大部分續航標稱 300km 的車型,正常至少都能達到 280km 的續航。

    外觀:延續燃油車造型 全封閉式中網設計更精美

    長安 CS15 EV 是長安汽車旗下的首款純電動 SUV,同時該車也是基于 CS15 燃油版所升級打造,因此整車的造型基本一致,不過 CS15 EV 在外觀和內飾細節上還是存有較大的區別,其中這些調整和改動也大幅突顯了新能源車的特點。

    長安 CS15 EV 盡管采用了與燃油版相同的前臉設計,但最大的區別是換上了全封閉式的中網,在高亮全黑的背景色表面還運用了銀色鍍鉻條作為裝飾,視覺上營造出了直瀑式的格柵效果。而最為搶眼的是中間換上了藍色的品牌“LOGO”,同時打開這個 LOGO 蓋后,內部還配備了的快充的接口。

    長安 CS15 EV 車身側面的造型與燃油版完全相同。其中兩端位于輪拱上的折線和中間俯沖式的貫穿線頗具個性,車頂雙色行李架和車底側裙的高亮鍍鉻件也都突顯了年輕化特色。車身的長寬高分別為 4100mm/1740mm/1635mm,軸距依舊是 2510mm,這些尺寸與燃油版也是一致的,市場定位則為小型純電動 SUV。

    外后視鏡同樣采用了上下雙色的設計,并集成了轉向燈。與此同時,CS15 EV 還配備了個性化五輻式的鋁合金輪轂,以及佳通 GitiComfort 系列的輪胎,規格為 205/55 R16,這款輪胎主打舒適靜音和平穩性,非常適合節能環保的新能源車使用。另外,在燃油版車身左側后方的加油口則變為了 CS15 EV 的慢充充電接口。

    長安 CS15 EV 車尾的造型則完全延續了燃油版的造型和設計,整體圓潤且敦實,唯一不同的是換上了藍色品牌 LOGO 和懸掛了新能源車的標識,這些也使得 CS15 EV 的整車辨識度更高。

    尾燈組的造型同樣也采用了棱角分明的設計,整體的風格與前大燈組相呼應。雖然內部的結構相對簡單,光源也都是傳統的鹵素,但整體視覺感還是很精致且有質感的,特別是在夜間點亮后的視覺效果也很不錯。

    在內飾上面來看,長安CS 15的內飾設計比較簡約,雖然是小型SUV車型,但是用料上也很用心,中控臺也是用軟性的材料來包裝,并且還有縫線的設計,做工比較扎實,空調下方的按鍵和旋鈕手感也都不錯 最讓人省心的就是油耗方面,。

    除了在牌照架的上方配有倒車攝像頭之外,后保險杠的黑色包圍處還集成了 3 顆泊車雷達,這大幅提升了泊車中的安全性。

    車尾底部的黑色包圍件頗具層次感,兩側還集成了后霧燈和反光板,外圍也同樣有鍍鉻件的裝飾。與此同時,再與中間底部的銀色擋泥板相搭配時,整體的時尚運動感十足。另外,由于 CS15 EV 是款純電動車,因此并沒有傳統排氣筒的設計。

    長安 CS15 EV 采用了前麥弗遜式和后扭力梁式的非獨立懸掛系統,這也是該級別車型中最常見的懸架組合。值得一提的是,盡管 CS15 EV 整車的三元鋰電池組都被安置在了車底,但整車的通過性卻與燃油版完全一致。

    內飾:黑白搭配不沉悶 方向盤回正提醒很人性化

    目前長安 CS15 EV全系均采用的是黑色內飾,并且搭配白色的撞色設計,總體視覺效果來看還是很順眼的,看起來也不箱純黑內飾那么的沉悶,顯得更有活力一些。

    中控臺上的白色裝飾面板采用的是一種類似于鋼琴烤漆的材質,無論是看起來還是摸起來都很有質感,這是我比較喜歡的元素。中控臺上用料方面,主要還是以硬材質為主,這也是在預料之中的事情。

    三幅式方向盤采用了藍色縫線,大小和粗細方面都沒有問題,符合大部分人的尺寸。方向盤使用的是皮質材質,但手感上握起來還是有些粗糙,不夠細膩。方向盤左側是音量和儀表盤信息切換按鍵,右側是電話和多媒體控制按鍵,按鍵的手感做得很順滑。

    指針式儀表盤沒有太大的亮點,常規的黑底白字,增加了藍色的元素更加貼合它純電動車的身份。左側是功率表,右側是時速表。中間的行車電腦顯示屏可以顯示行車信息(包括分段里程、平均電耗、剩余里程等),也可以同步顯示導航路線。

    在儀表盤上我們還發現了一個很少見的功能,那就是方向盤未回正提醒。假如你從 D 擋切換到 P 擋的時候,如果方向盤沒有回正,儀表盤上會提醒你“方向盤未回正”,這個功能我還是第一次見,有時在倒車時突然不知道方向盤是否回正的時候,就不用將頭伸出來甚至下車看了。

    車輛快充口和慢充口的開關是分開的,快充口位于方向盤右側中控臺的位置,慢充口位于主駕駛位座椅左側的位置,在使用的時候記得認準哪個是哪個。與大部分純電動車一樣,長安 CS15 EV 也提供了低速行人預警系統,在時速低于 30km/h 的時候,車輛會發布“滴滴滴”的蜂鳴聲,以提醒行人。當然這個提示音也是可以關掉了,關閉按鍵也在方向盤左側的位置。

    我們體驗的這輛是頂配的 350i 版本,配備了長安 incall 車載互聯系統,并且中控搭載的是 7 英寸觸摸屏,功能上面包括常規的導航(高德地圖)、藍牙音樂、百度 Carlife 等功能。中控屏的觸控操作很流暢,沒有任何問題。

    空調配備的是手動空調,官方稱具備節能模式,在空調運行時,續駛里程能耗占比能下降近 12%。與其它車輛相反,長安 CS15 EV 為前排乘客提供的是 1 個 USB 插口和 2 個 12V 點煙器插口,對于我來說我會更喜歡能有 2 個 USB 口的配置,畢竟 USB 口的使用頻率會更高。

    乘坐和儲物空間:看似平淡卻略有驚喜

    【太平洋汽車網】長安CS15EV作為長安新能源生產的首款純電動SUV,其工信部續航里程為300km,等速續航為350KM真正實現0排放、0污染,滿足用戶日常通勤毫無壓力。往后是電動車的天下,即便是當下看起來實用性更強的PHEV插電式混。

    CS15 EV 高配版的座椅采用仿皮材質,質地比較柔軟,長時間乘坐不太會增加疲勞感,但包裹性有所欠缺。后排座椅靠背比較直,而且無法調整角度,坐久了會有點累。

    對于這款小型SUV來說,能有如此的空間表現十分令人滿意。身高 170cm 的體驗者在前后排都能獲得 1 拳以上的頭部空間和 2 拳以上的腿部空間,在同級別車型中略有優勢。

    長安cs15純電

    總體而言,CS15 EV 的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的表現都比較出色,能夠勝任日常的家用需求。放眼小型 SUV 的陣營,CS15 EV 的空間表現可以說在平均水準以上,這一點讓人驚喜。

    動態體驗:這是一輛適合在山路上悠哉駕駛的家用車

    說回是否夠用的問題,在城市道路駕駛,常規的 60km/h 以下時速,長安 CS15 EV 起步、加速、超車雖然算不上給力,但至少不會出現踩電門車不走的情況,電機的響應速度還是足夠快的,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動力表現大致相當于普通的 1.8L 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水平。

    我建議所有對 CS15 EV 感興趣的朋友先去體驗奔奔 EV,兩者之間的差異非常小,當我把好奇心透過我的雙眼投放到底盤下方,奧秘就在這里。

    長安 CS15 EV 的底盤結構與奔奔 EV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承認奔奔 EV 是微型純電動轎車的表表者,高品質的底盤造就 CS15 EV 提供了不錯的駕駛樂趣,至少在這個價位里它的表現實屬三甲位置。

    蜿蜒山路暴露 CS15 EV 的優點和缺點,兩極分化明顯。優點是它是一輛很順手,連初學者都能輕松駕馭的小型 SUV。缺點是動力轉向缺乏手感,大概幾十公里之后就會發現車輛的指向模糊,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圍。

    長安CS 15是新能源這種車省油動力強,設計好外觀型號,用起來省油,跑起來又快開始打壓鞋往繼續推廣

    對于 CS15 EV 來說,也許應該對它有更高要求,畢竟奔奔 EV 已經打下如此好的奠基,理應在新產品上再進一步,不過遺憾的是我們并沒有感受到。就在這種糾結之間,回過頭去看看它的售價,好吧,我妥協了。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QQ:

    工作日:9:30-18:30,節假日休息

    老婆的视频完整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