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B,本田cb系列全部車型
以「Neo Sport Cafe」創造的公升級性能街車 Honda CB1000R 誕生于 2018 年,獨特的外型設計成為了 Honda 當代性能街車的代名詞。以當代邏輯重新詮釋 Cafe Racer ,大膽創新的想法在全球獲得廣大回響。
CB1000R 建議售價 : 55.8 萬CB1000R+ 建議售價 : 59.8 萬
上市 3 年首度改款
在 CB1000R 推出的 3 年后迎來了這次的改款,雖然車輛的第一印象仍舊與上一代相同,但實際上許多配備都經過變動,改款幅度并不小。
1、馬力:53ps/11000rpm 2、扭拒:3.9kg/m/9500rpm 3、軸距:1.450米 4、前減震傾角:26 ° 45'5、空濾容量:5.2 L 6、剎車盤:前296 mm 后240 mm 排氣對策和制造裝有低公害發動機的汽車是HONDA的工程師們。
改款重點
5 吋 TFT 全彩儀表HSVCS 藍牙系統USB Type C 車充全新七幅鋁圈重新設計副車架
本田cb400在國內沒有上市,香港2015款cb400全新接近70000元人民幣。本田CB400是本田公司生產的四汽缸摩托車。做為街車來講,比ZZR要輕便小巧一些,更靈活,而ZZR更注重長途騎行,樣子像跑車,只有400cc排量,個頭和重量卻和75。
車型特點Neo Sports Cafe 家族造型4 種駕駛模式3 段動力可調3 段發動機剎車可調3 段扭力控制可調進退檔快排 (CB1000R+)
全車黑化 CB1000R+ The Black Edition
本田cb系列的車有:CB400、CB400SS、CB1000R、CB250R、CB125R、CBR300R等。以本田CB400SUPERFOUR為例,其車身尺寸分別是:長2040mm、寬725mm、高1155mm,軸距是1410mm,整備質量為198kg,油箱容量為18L。本田CB400SUPER。
本次試駕的車輛 CB1000R+ The Black Edition,為配備更強并且全車黑化的版本,配合部分零件采用 CNC 與切削加工的金屬原色來點綴,喜愛全車黑化的車迷絕對不能錯過!
CB1000R+ 版本標配進退檔快排。
企業回您好,猛士電動越野車不是燃油車,是電動車。目前已發布的MEGA POWER猛士動力,前后四電機驅動,在中國率先超過1000匹馬力,性能堪稱豪華。采用集成差速鎖的兩擋變速箱,輪邊扭矩超過16000牛米。零百加速僅為4.2秒,動力迅猛,直抵向往之境。可。
快排在中、高階車款上已經不是什么稀奇的配備,但 CB1000R+ 的快排居然能有軟、中、硬三種打檔回饋的腳感可調!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黑化的車架軸距采用 CNC 切削。
頭燈上方的造型小風擋為 CB1000R+ 版本專屬配件。
刻有 CB 的 CNC 把手冠座。
水箱側蓋與車輛側蓋的金屬飾板采用陽極處理。
排氣管與標準版的金屬原色不同,經過黑化處理。
前叉內管亦經過黑化,可以說全車除了碟盤以及部分刻意點綴之處都徹底黑化。
騎士四視圖
輕松的上半身前傾角度與運動化的腳踏位置再加上寬闊的把手設計,這樣的駕駛三角除了不要求騎士的肌耐力與體力之外,更帶來靈活的操控特性,本田cb系列全部車型,使 CB1000R+ 在都會或是狹小山道駕駛也能輕松自如。,
試駕心得
出廠的懸吊設定算是兼并運動化與舒適性,除了重手剎車下前懸吊下沉量稍大之外一切都很棒!原廠配備 Pirelli Diablo ROSSO III 輪胎更是讓過彎如魚得水!(出廠配胎隨機為 Pirelli Diablo ROSSO III 或 Michelin Power 5)
在電控系統方面,雖然動力共有 3 段可調,但除非經常維持較高轉速、且油門開度較小的駕駛方式,不然若是都大開油門拉轉的話體感差異不大。Honda 高階車常見的發動機剎車可調則是我非常喜歡的部分,將介入段數調低能夠更滑順的進入彎道。調高的話則是能感受到較強的后輪牽引力。
CB1000R+ 進退檔快排作動十分順暢,就算 3 到4,000rpm 的低轉速也銜接的很好。而前面提到的快排打檔感受「軟、中、硬」可調是針對騎士穿不同鞋款而特別設計的,調到硬的話真的是要出點力啊!以我這次穿休閑車靴來說,選「軟」腳感就十分清晰了。
一如 Honda 的造車理念,CB1000R+ 有著相當好上手的駕駛特性,相信就算鮮少接觸公升級車款的騎士也能夠輕松享受其操駕魅力!尤其是在透過電控系統的幫助下又更安全、更加人性化。
CB1000R+ 車輛配備
除了前面重點整理的配備之外,其實車輛外型也有諸多更動,最明顯的部分是晝行燈改為水滴型,而水箱側罩的線條也有所不同。
輪圈由前一代俗稱樹枝框的 5 爪 10 幅改為 7 爪 21 幅。
全車皆采用 LED 光源,半圓型的尾燈設計與頭燈相互呼應。
圓弧型尾燈的中央為剎車燈。
車側的空濾進氣造型十分特別。
黑化后的排氣管,臺規防燙蓋似乎就沒有那么突兀了。
前制動為雙 310mm 碟盤搭配輻射對四活塞卡鉗。
前剎車上泵為 Nissin 六段可調直推上泵,并且有著吸睛的半透明油壺。
上泵的剎車油管的位置在下方,讓視覺上俐落不少。
后制動系統為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 256mm 碟盤。
前懸吊為 Showa SFF-BP 43mm 倒叉,具備壓縮與回彈阻尼可調功能。
前叉阻尼調整機構在左側前叉上蓋。
中置后避震器為預載及回彈阻尼可調。
副水箱藏在后避震器前方。
CB1000R 是 Honda 少數采用單搖臂后懸吊的車款。
采用下置式牌架設計,讓車輛露出完美的車線條。
肌肉感十足的油箱駕駛時相當貼合騎士夾持著姿勢。
將電門設計在三角臺與油箱之間,讓車頭造型看來更緊湊俐落。
由于導入了 TFT 儀表與諸多附加功能,左側開關改用十字鍵設計,更方便操作。
右把手處僅有熄火 & 啟動 2 合一開關。
全新的 5 吋 TFT 儀表即便是我們在正午左右拍攝,依然有明顯可辨識性。
共有 4 種駕駛模式以及動力、發動機剎車、扭力控制各 3 段可自由調整。
下面主要從馬力、扭矩、剎車盤、長寬高、輪胎尺寸、最小轉彎半徑、排量等方面介紹本田CB400的參數:1、馬力:53ps/11000rpm;2、扭矩:3.9kg/m/9500rpm;3、剎車盤:前296mm,后240mm;4、長寬高:2.085×0.740×1。.
儀表自訂義功能相當多元,從顯示風格到行車資訊編排、背景顏色 (黑、白、金屬發絲紋) 以及超轉燈等都能自訂。
共有 4 種不同的顯示風格讓騎士挑選。此為 Type 1
Type 2
Type 3
Type 4
乘客坐墊拿起來后,里面除了隨車工具之外還有一個 Type C 車充。
HSVCS 藍牙功能
5 吋 TFT 全彩儀表能夠與智能手機連動,結合獨家開發的車機聯動 APP「Honda RoadSync」,騎士在行駛途中不需要再頻繁拿起手機操作,僅須透過語音即可完成導航、電話、訊息以及音樂等操作,減少騎士分心的機率。不過須特別注意的是,目前 APP 僅支援 Android 系統,iOS 系統還在開發階段,因此使用 iOS 系統的蘋果用戶可能要再等等。
總結
看似熟悉的外型,其實 2021 年的 CB1000R 在許多配備與細節處都經過修改,視覺設計更加成熟且完整。CB1000R+ 獨特的外型加上強悍的性能,實在很難挑出缺點。
現在回過頭來看,在復古、復刻車款大行其道的現代,Honda 以「Neo Sports Cafe」的全新定義開創的道路獲得了莫大的成功。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