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奔奔,五六千的二手車奔奔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2021年度車”這個標題,我的腦袋里第一時間還真的想不起幾臺印象特別深刻的車。2021年發布的新車不少,能讓人記住的不多,五六千的二手車奔奔,很多企業都在轉型的艱難過渡期,再加上疫情的影響,無論是試駕的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與之前相比。既然數量少,咱們就深挖一下質量。
觀前提醒:本文為完全主觀的個人感受,旨與汽車愛好者互相交流。
1.最震撼我的:歐拉黑貓
不好意思,開篇就用這么辣眼睛的,鍵盤值如此之低的車來“惡心”大家。2021年4月我買了這臺歐拉R1,車是2020年1月上牌的,當時落地8萬出頭,我只花了41800就帶回家了。其實買這臺車是一個非常偶然的契機。某天研究粵A牌的性能車時,我發現大部分珠三角的小眾車,都要比外地牌照的貴2萬;我作為一個沒有廣州藍牌指標的人,想買車還需要再多出2萬買指標。既然如此,那我為啥不花4萬買個綠牌電動車代步,然后再買外地牌照的,便宜4萬甚至更多的性能車?
外地牌大把10-12萬,廣州牌就要15萬
那么問題來了:4萬能買啥車?
4萬的選擇著實不多,二手歐拉黑貓,長安奔奔EV,五菱mini ev。長安在廣州別說試駕車了,連一臺能看的商品車都沒有,pass。五菱沒有快充,續航最低,還是雙門,完全不實用,pass。最終,一臺營轉非的歐拉被我拿下。
當我真正擁有了一臺“大蛆勢”之后,我才發現這玩意兒是真的香。
因為車便宜,所以不管是刮了蹭了還是丟在外面風吹日曬雨淋,都沒有任何的不舍。
因為車身小,哪怕只有48匹的馬力,但電動機的優勢還是讓我在車陣中穿梭非常愜意。(不是因為我想開快是因為某些人在路上開車真的太慢了=。=)
因為電費低,家用樁波谷一度電0.26元,整車33度電充滿也只需要8.5元,城市里續航超過300,平均一公里不到0.03元,一個月代步1000km也就40塊不到,還沒一頓好一點的午飯貴。
不貴。一五年奔奔二手一萬六千不貴,奔奔是一款經濟型的小轎車,是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旗下的長安汽車歷經3年時間,由上百名中外專家和技術人員設計和研發完成的。
因為用車成本低,導致我9個月開了超過28000km,真正把“代步車”的代步屬性發揮到了極致。
因為有歐拉作為保底用車,讓我在開自己那臺城區油耗17L/100km、高速油耗11L/100km、單次保養超過1000塊的“性能車”時可以肆無忌憚的踩油門,直線提升了燃油車的使用快感。
4門4座有carplay還能省錢的純-工具-代步車,只需要4萬出頭,你還要啥自行車?
所以,如果你有良好的充電環境,很少有單程超過100km的遠途出行需求,家里已經有一臺燃油車了,或者跟我一樣,就是想降低用車成本,那么一臺便宜的二手電動車就是你不二的選擇。
對了,如果有了解過電動車二手行情的就知道,2021年9月開始所有電動二手車行情都漲了,現在跟我同批的二手歐拉黑貓已經漲到49800了,所以大家想薅羊毛的要盡快。
一個月40塊一年不到500塊的用車成本,我到現在都覺得神奇。
可以入手購買。二手奔奔國民版價格便宜,性價比還是不錯的,主要看整體車況還不錯,里程數不多的話,都值得買。
2.最性能的性能車:現代伊蘭特N
仔細數一數,2021年還真的試過不少標榜性能的車:影豹,AMG A45s,保時捷992,寶馬M全系列,豐田Supra,高爾夫GTI MK8,領克03+ CYAN,領克02hatchback。這些車里,要么太貴,要么性價比太低,要么噱頭大于實際。而現代伊蘭特N,是真正的,幾乎完美的,毫無破綻的性能車。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車輛動態開發的相關技術人員一定會喜歡開車嗎?
這看似明知故問的問題,背后的真相卻不令人暖心。
我見過某運動品牌部門的技術負責人倒車都倒不利索的;我見過連駕照都沒有的汽車媒體老師卻能寫出網友點贊的試駕文章的。所以某些標榜運動的車不運動,“上梁不正下梁歪”是大概率的,可能因為搞它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樣的表現算運動。
對他們來說,車可能只是工作;但是對于喜歡車的,買這臺車的車迷,車是整個世界。
而伊蘭特N,是一幫真正懂車,懂駕駛,喜歡駕駛并為之投入了無數心血的人開發的。
這個級別完美的轉向手感,完美的車身動態,完美的變速箱表現,再加上N系列APP里內容眾多,對提升駕駛細節幫助巨大的各項數據,都讓我明白了做這臺車的這幫人對駕駛愛的有多癡狂。
可以。二手奔奔180可以買。買的時候一定要去正規的二手車市場或者4S店買,這樣才能保證車輛的手續和牌照齊全。 購買二手車要注意: 所購車輛證件是否齊全。所購車輛的權屬證明是否可以轉讓。檢查車輛外觀和車輛底盤狀況(詳細檢查。
更不用說現代N系列在歐美各大汽車媒體中獲得了極高的評價,BBC的《Top Gear》這個老傲嬌甚至將i20N選為了年度車。不是年度性能車,不是年度鋼炮,不是年度進口車,而是年度(所有車中的)最佳。而且現代N在鋼炮鼻祖GTI的老家德國的銷量已經超越GTI MK8了,全球的汽車愛好者都在用真金白銀給現代N投票。
但是對于中國市場來說,現代N還是一個未知數:進來以后國六b對它有多大影響?會不會被閹割配置?價格準備定多少?現代N系列現在有五款車型,到底進哪幾款?要花30-40萬買一臺老人家眼中的“出租車”還確實挺有難度的。
3.最適合遠方的車型:2021款奧迪A4 allroad
2021款奧迪A4 allroad就是一臺車很完美的“遠方車”。這臺車的隔音水平有多好?一圖見分曉。
當時我們在試駕這臺車的時候,同年份的A6 allroad也在場。我個人的主觀感受,A4的隔音是優于A6的。除了隔音,2021款奧迪A4 allroa的行駛質感也非常棒,后座放平之后的純平后備箱,放個氣墊床休息一下綽綽有余,2.0T高功搭配四驅,離地間隙也不低,大部分路況都能輕松化解,高速油耗6個出頭,加速6.64s,剎車34米64,硬實力非常強。它真的是解決了在中國旅行的很多痛點,是一臺名副其實的旅行車。
【太平洋汽車網】二手奔奔可以買,但在買的時候,一定要到正規的二手汽車市場或4S店購買,確保車輛的手續證照齊全。購買二手車需要注意:1、所購車輛的證件是否齊全。(車輛產權證、車輛行駛證、車輛購置附加費、保險單、購車。
話說是不是本田車主在準備換車的時候,都會對隔音抱有執念?
4.最佳JDM車型:豐田Supra
說實話,我還是羨慕豐田粉絲的,一個品牌有Supra,GR Yaris,86三臺個性迥異的性能車選擇,而我們這些本田粉還在一邊玩著十幾二十年前的破爛,一邊祈禱啥時候新的Type R可以進中國。不過好消息是Type R在2022年進入中國基本上是板上釘釘了。再加上日產Z400的發布,難道JDM的第二春要來了?
5.年度最可惜車型:三缸奇駿
日產這個品牌真的很神奇。在最早宣傳“技·術·日產”的時候,消費者普遍對于日產的乘坐舒適的贊不絕口;在天籟創造了良好口碑的時候,新天籟開始走加速、動力、運動路線。你說它產品很一般吧,軒逸一個月能賣5萬;你說它產品還不錯吧,在中國市場投放三缸。
中國的大部分汽車消費者對于車的認知和需求其實很簡單:皮薄餡大,性價比高。
缸數越多=越高級
排量越大=越大力
屏幕越多=越科技
軸距越長=越寬敞
品牌越好=越有錢
我很想對以上的觀點進行一番“專業”的點評之后,站在所謂“車評人”的制高點上進行批判,說什么普通消費者懂個屁的車來彰顯自己。但其實這種認知才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認知真的是對的。奇駿除了第一點,其它都很有優勢,但就這第一點,成了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就是不喜歡寫阿克琉斯之踵因為我真的不太懂荷馬史詩又不想不懂裝懂)。
1.二手長安奔奔的價格大概在兩三萬左右。具體見二手長安奔奔的年份、配置、里程等信息:1。2.長安新奔奔全系發動機采用長安汽車新一代BLUECORE1.4LVVT發動機,比老款1.4L發動機加速性能更好;2.奔奔的1.4L自然吸氣發動機。
我是真的不明白日產為什么不在奇駿上用2.0L自吸搭配2.0T VC-Turbo的組合。當初大力宣傳的超變擎-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放在奇駿上再合適不過了。豐田有2.0L自吸搭配2.5L混動;大眾有2.0T高低功率搭配;馬自達有2.0L和2.5L的搭配,美系有1.5T搭配2.0T,怎么到你奇駿這,就想著全系1.5T“表誠意”了?其它的地方做的都不錯,就因為發動機的選擇直接斷送了自己的生涯,而最可惜的是,它明明有更好的選擇。
現在日產靠著軒逸一款車苦苦支撐。如果下一代軒逸的換代再出問題,那日產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