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眾品牌,國家為什么禁止特斯拉
漫哥又來吹水講故事了。
要說合資品牌里的老大,大眾可是當之無愧。而大眾也很知趣,一直都很重視中國市場,不斷拓展市場,護住自己碗里的,再看能不能吃到鍋里的。這不,除了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這兩個合資車企,還有個大眾安徽要來了。
大眾安徽又是什么?其實說到底,也不是什么新鮮蘿卜皮了,早在2020年就存在了,它短暫的前身就是2017年成立的江淮大眾。說起來,國內有實力的車企很多,大眾為什么獨獨選擇了在乘用車市場聲量并不大的江淮呢?
大眾集團旗下共有12大品牌,包括大眾汽車、奧迪、斯柯達、西雅特、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杜卡迪、斯堪尼亞、曼卡車和大眾商用車。這些品牌幾乎涵蓋了所有車型,而且每個品牌在其市場中都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以下是關于。
都知道咱們的合資車企看上去很和諧,中方和外方50:50的股比,有錢一起賺。但其實里頭是明爭暗斗啊,雙方誰也不服誰。尤其外國品牌方面很不爽,我的品牌我的技術,賺了錢還要被分一半?估計大眾心里就這樣很不服氣的。
雖然國家已經放開了合資車企的股比限制,但大眾實在不敢動呀。一個是共和國長子,另一個是地方龍頭國企,大眾哪個都不能輕易得罪,只能維持原狀大家五五分成。那怎么辦?所以就有了江淮大眾,正因江淮在乘用車市場地位尷尬,國家為什么禁止特斯拉,合資后大眾能掌控更多的話語權。,
但大眾的野心不止于此。江淮大眾聯姻后,他們很快就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思皓。同時應允很快會引進西雅特過來,到時前景一片大好啊。可是西雅特并沒有進來,倒是大眾又砸了十幾億元增資買了江淮手頭股份,從而擁有了江淮大眾75%的股比。這樣一來大眾就絕對主導了,首先就把名字給改了,把江淮給抹去,就叫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簡稱大眾安徽。
大眾的品牌包括大眾、斯柯達、奧迪、保時捷、賓利、布加迪、蘭博基尼、賽德等。大眾汽車是一家來自德國的汽車制造商。大眾的很多車型基本都是中國制造。國產大眾汽車包括帕薩特、輝昂、polo、高爾夫等。輝昂是大眾旗下的一款中大型。
到了1999年,輪到咱們的蕪湖之子奇瑞出場了。千禧年前后,國內車企曾刮起一股收購外國淘汰汽車生產線的風潮。奇瑞就收購了西雅特Toledo的生產線,原盤在蕪湖復制了個工廠,生產的就是奇瑞風云。說起來奇瑞風云還是捷達的遠方親戚,因為是同平臺的。無論如何,風云為奇瑞掙了第一桶金,為蕪湖起飛打下了基礎(/狗頭)。
比起前三次,2011年西雅圖才是真正進入中國,以進口車的身份引入Leon和Ibiza兩款車售賣,并計劃2013年進行國產。然而車子2012年上市,2013年就退出中國了。
上汽大眾生產與銷售大眾和斯柯達兩個品牌產品,上海大眾的車型有朗逸、途觀L、凌渡、帕薩特、途昂、polo、桑塔納、途觀、輝昂等。大眾汽車是一家總部位于德國沃爾夫斯堡的汽車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車生產商之一的大眾集團的核心。
后面還有兩次放水的,一次大眾說要引進西雅特SUV車型Ateca國產,說著說著最后卻弄出了捷達子品牌,捷達VS5就是拿Ateca改的。還一次就是江淮大眾引進西雅特那次了。
上汽旗下汽車品牌:榮威、名爵、上汽大通、躍進、五菱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寶駿、上汽大眾、上汽斯柯達、上汽通用汽車(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申沃客車等。1、上汽大眾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由上汽集團和大眾汽車共同出資成。
既然西雅特這么沒中國緣,進進出出的不干正事,再進一次怕也不能成正果。不怕,大號不行咱還有小號,CUPRA。這個CUPRA原本只是西雅特一個車系,基于大眾生產高性能車型。誰知還挺受市場歡迎,所以2018年干脆將它獨立出來當子品牌運營。
完美,既不是西雅特,還蹭了個高性能美名,憑大眾信仰應該帶得動。而根據大眾安徽的產品規劃,預計2023年下半年率先會帶來一款CUPRA SUV車型,2024年底再推一款轎車車型,實際上也都很可能會是大眾ID.某車的換殼運動版吧。
上汽大眾的品牌車有:Polo、桑塔納、Lavida、Lamando、新帕薩特、PHIDEON輝昂、途觀、新途觀L、凌度、朗逸、Teramont途昂和途安等車型品牌,斯科達
目前大眾的新能源車在中國賣得并不是太好,因此CUPRA更是承載著大眾的厚望。不知大眾這次又能否在中國市場再掀波瀾呢?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